從6月22日開始,全國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出爐,預計所有考生均可在月底前查到自己的分數。值得注意的是,對成績有異議的考生還可以申請復核,湖南、江蘇、上海等地已發布成績復核的申請辦法。(6月22日中國新聞網)
高考是激烈而殘酷的競爭,分數就是考生的“命根兒”,多幾分或少幾分,往往決定著能不能考上以及能考上什么樣的大學,關系到一名考生的前途命運以及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在這個意義上,高考成績是絕對不能出錯的。然而從概率的角度講,高考成績出錯又在所難免,所以需要有補救機制,即對高考成績進行復核。
目前大多數省份都設立了高考成績復核機制,這相對于過去當然是一大進步。但是,復核只是由相關工作人員查看試卷,主要看是否有題目被漏判分數、各題分數相加結果是否正確等,至于每道題打分是否準確,則不在復核范圍之內。這樣的復核方式,自然讓考生感到“不解渴”,他們很想自己查閱試卷一看究竟,乃至對某些題目的打分提出異議,就像他們平時考試那樣。
平心而論,允不允許考生查卷是一個兩難選擇:從維護考生權益的角度看,應該允許考生查卷;但從實際操作層面看,個中難度確實很大。譬如考生查卷時,對主觀題的打分提出異議,該如何處置?再譬如,每個考生自己估分與實際分數都有或多或少的出入,如果考生蜂擁前來查卷,人力物力是否耗得起?還譬如,高考成績公布后緊接著是錄取工作,大面積的試卷查閱勢必影響錄取工作的進程……
正因如此,近年來有關高考試卷是不是機密、該不該允許考生查卷的爭論一直存在,爭來爭去也沒個結果。而在具體行動上,有的省份有限放開了考生查卷,申請條件有嚴有寬,有的只是特事特辦;也有考生因查卷被拒而將有關部門告上法庭,有的被法院駁回,有的贏得了官司……總之一個字就是“亂”,沒有一定之規,沒有統一標準,甚至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各地各行其是,政策、機制五花八門且缺乏穩定性。
高考是全國統一考試,成績復核是維護高考公平的重要環節,對此應該有一個全國性的統一規定,在兩難之中作出相對平衡、合理、可操作的選擇,盡可能消除高考成績差錯。換言之,高考成績怎樣復核,應該由教育部作出頂層制度設計,包括申請復核的條件、復核方式、復核內容、糾錯程序等,形成全國性的統一規定。
以筆者之見,在復核方式上,不妨允許考生自己查閱試卷;在復核內容上,僅限于復查是否有題目漏評、分數統計是否有誤。至于評分標準及具體評分多與少,考生則不能提出異議,這是不得已的選擇,沒有辦法的辦法,否則將會沒完沒了。這樣,申請復核的考生想必不會太多,人力物力以及時間上能夠承受,同時又讓成績真正有差錯的考生獲得補救機會,維護這些“少數考生”的權益。將來,可利用信息技術,對每一份判完的試卷都進行掃描存檔,建立高考閱卷大數據庫,讓每一位考生都可以在網上點開自己解答的試卷,查看詳細判卷記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