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星期狗”,也就是領(買)回家很短時間內發病甚至死亡的寵物犬。近期,上海浦東南碼頭地區浦東南路上的一家寵物店,被不少消費者集中投訴出售“星期狗”。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調查發現,這家開業五年以網絡營銷為主的寵物店,各項證照齊全,面對有關部門的突擊檢查也無貓膩查出,那么所謂“星期狗”到底從何而來?
投訴者:
買狗遇“套路” 被步步套錢
日前,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被拉進了一個維權群,群名簡單直接——“南碼頭浦東南路XXXX號受害者”。這里絕大多數都是在這家寵物店買過寵物的消費者,群成員達86人,大家以所購買的犬種、所患犬瘟和所花錢數作為自己的群名稱。
粗略一看,“冠狀”“細小”等常見犬瘟不在少數,還有很多人用“已經死亡”來表明所購寵物狗的最終狀態。
圖說:投訴者“辛卡”買狗時簽署的協議單
群成員“辛卡”告訴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今年6月3日,她在這家店花1000元買了一條博美,當天晚上就去寵物醫院檢查,發現有“細小”犬瘟病毒,尋求店家退款未果,當時她還報了警,并將維權畫面拍下發到網上,目前已有超10萬人次點擊。
圖說:“辛卡”的維權視頻已有超10萬人次點擊
另一位李先生的經歷也類似,他告訴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自己第一次買的狗生病后,他去店里花錢換了狗,但再次生病……就這樣一步一步被套,花了不少錢,最終狗還是死了。
“對陌生買家戒心重”、“去之前不給真實地址”、“網上中介層層轉包”、“寵物狗發病不退只換”、“換狗需要加錢”、“以幼犬不能換口糧的名義捆綁銷售劣質狗糧”……這些關鍵詞,在維權群里頻繁出現。
圖說:維權群中投訴者貼出的狗狗治療單據
店家:
活體買賣情況很復雜
根據維權群的描述,網絡營銷是該店的一大客源,網上諸如“艾尚犬舍”、“愛寵生活會所”等網店最終都指向浦東南路上的實體店。
通過一家名為“天寵寵物會所”的網店,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獲得了這家店的聯系方式,當得知記者在上海后,浦東南路實體店的地址被發了過來。第一次上門,對于記者這樣的生面孔,店家警惕性很高,反復確認是通過何種渠道來的。
?
相關鏈接:
云南女子退貓被拒感屈辱 殺貓剝皮丟在寵物店門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