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6月24日電 題:西藏創業者追逐“情懷”夢想之旅
中新社記者 陳韜彬
“情懷投的是精力,不像現代社會里的各種快銷型產品,需要不斷的資金再生產。”來自云南香格里拉的七林卓瑪近日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
2016年,這位一直堅持“做有情懷事業”的“80后”姑娘在古老的拉薩八廓街創立了“絳白藏文化體驗館”。“絳白是布達拉宮的紅色和白色,一個美好的名字。”七林卓瑪說。
酥油茶道體驗、唐卡彩繪體驗和藏香道體驗是她的體驗館的主要內容。
一年來,七林卓瑪在嘗試新增各種體驗內容,加入了茶馬文化體驗等,“但后來我發現,我好像什么都在做,但又做得不精”。
藏文化體驗私人訂制,這是她不斷嘗試后想到的出路,是針對客戶需求提供的一種增值服務。七林卓瑪說,她想讓客戶體驗真正的藏文化,不僅可以在體驗館,更可以在路上,“比如客人逛八廓街,大家只會轉轉經道,不會走巷子,我們會把整個巷子文化拉出來,這就是一種訂制體驗。當然這需要我們團隊成員不斷地學習,才能應對源源不斷的客戶需求”。
談及這份一直以來堅持的“情懷”,七林卓瑪最引以為豪的是,影響和帶動了遠在鄉村的家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可。她說,她會把阿媽擅長的東西拿來,糌粑、酥油、牦牛線等加入到文化體驗項目中。“阿媽覺得,她的東西到我手上更有價值了。”
七林卓瑪選擇了忠于自己的文化“情懷”。“80后”藏族青年土旦尼瑪則選擇忠于自己的專業“情懷”。
“用山礬葉、訶子、黑礬熬湯,常溫漱口,可皆治口腔之疾病。”這是被譽為藏醫藥百科全書《四部醫典》中關于治療口腔疾病的記載。寥寥20余字,雖早已有之,卻直到近年來才被人從這萬卷醫典中“尋覓”,進而以此為配方,開啟了一段專注口腔健康、護理的創業夢想之旅。
2015年,土旦尼瑪創立了首款以藏醫藥配方研制的西藏草本牙膏,填補了西藏沒有牙膏品牌的空白。
畢業于西藏藏醫學院的土旦尼瑪擅長內科、兒科、外科等,他曾在拉薩哲蚌寺山下開辦一家診所,發現看口腔問題的民眾越來越多,并由此萌發了研發藏醫藥成分牙膏的想法。
“過去西藏民眾的飲食結構很單一,糌粑、酥油、牛羊肉。但現在,飲食選擇越來越豐富,隨之而來的口腔問題被忽視了。”土旦尼瑪的合伙人拉烏貢嘎說。
為此,土旦尼瑪翻閱醫學古籍、虛心走訪、上山采藥,通過不斷地臨床試驗,歷經一年,獨立完成了首款具有清潔、止血功效的藏醫藥牙膏配方研制,并隨之生產投放市場。
2016年,該項目獲得拉薩市第二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得到10萬元人民幣扶持資金。
拉烏貢嘎希望,通過這款產品,在給客戶提供口腔健康護理等體驗之外,也借此向西藏區內特別是偏遠地區民眾普及口腔健康知識,向區外傳播藏醫藥文化。
近年來,西藏掀起一股大眾創業的熱潮。政府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提供優惠的貸款政策,并推動基于簡化住所登記手續、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的商事制度改革。據統計,2016年前9個月,西藏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78萬戶,平均每天誕生138名新“老板”。(完)
?
相關鏈接:
中國學者:馬可·波羅是第一位記錄西藏屬于中國的西方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