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午,胡宏德在病房關心劉婆婆的身體情況。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8日訊(記者 劉佩佩攝影報道)6月28日中午,在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一位94歲高齡的病人劉婆婆拄起拐杖下床走起了路。她患有房顫,心跳最快時高達每分鐘170次,時常會有心慌的癥狀。本周一,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胡宏德教授為劉婆婆做了房顫消融手術,明天,劉婆婆就能出院回家了。而據胡宏德教授介紹,根據查閱醫學報告,劉婆婆是目前世界上做此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
心跳快、心跳慢兩種癥狀都有 藥物治療成難題
劉婆婆今年94歲高齡,身體狀況不錯,可以自己做飯和外出散步。去年5月,劉婆婆第一次出現了心跳過快的癥狀。據劉婆婆女兒代女士介紹,老人發病時,心跳達到了每分鐘150多次。她隨即將自己的母親送往醫院,在經過5天的住院治療后,劉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緩解,此后就一直沒有發病,身體狀況良好。然而今年春節后,劉婆婆便陸陸續續覺得心跳快,心發慌。通過吃藥,情況得到了一定改善。今年6月14日,劉婆婆的癥狀變得更加明顯,心跳最快達到每分鐘170次,劉婆婆被家人緊急送往醫院。
據胡宏德介紹,經過相關檢查,醫生發現劉婆婆有房顫,心率不齊,心跳快,但同時劉婆婆又存在心跳過緩的癥狀。兩種截然相反的癥狀給治療帶來了難題。“沒有一種藥物可以既治療心跳快,又治療心跳過緩。雖然心跳慢可以用心臟起搏器來解決,但這位病人的心跳慢又沒有達到可以安起搏器的條件,治療起來很尷尬。”
胡宏德說,劉婆婆的主要疾病是房顫。這種疾病以老年人居多,主要有兩種危害:一是心率不齊和心跳快帶來的不舒適感,同時,活動耐力也差。二是容易引起腦血栓,形成腦卒中。因為房顫使得心臟不規則地高頻率收縮,從而使得心臟里產生血塊,形成血栓。
94歲高齡無其他重大疾病 邊和醫生聊天邊做完手術
那么,劉婆婆的病應該怎么辦?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的專家們進行了嚴謹的討論。胡宏德說,雖然劉婆婆年齡很大,但是心臟功能還不錯,也沒有其他重大的疾病。同時,劉婆婆是一位生活質量很高的老人,即便在2008年做過關節置換手術,但老人依然能夠生活自理。因此,醫生決定為劉婆婆做房顫消融手術。
什么是房顫消融手術?據胡宏德介紹,這是一種介入微創手術,在患者的大腿根部穿刺一個2-3毫米的小切口,然后使用直徑同樣為2-3毫米的手術器械直達病人左心房的病灶部位,將病灶清除掉。劉婆婆的手術是這周一做的,整個手術耗時2個半小時,手術過程中采取的是局部麻醉,因此劉婆婆在做手術的過程中人非常清醒,還能和醫生聊天。
今日中午,四川新聞網記者在川大華西醫院心臟內科病房看到了劉婆婆。醫生說,明天,劉婆婆就可以出院回家了,知道這個消息后,劉婆婆非常開心。在胡宏德的陪同下,劉婆婆還拄著自己的拐杖下床走起了路。
而據胡宏德介紹,劉婆婆還創造了一個世界之最。“我們通過查閱醫學報告發現,目前全世界做此手術的患者年齡為93歲,而這次劉婆婆手術的成功,使她成為世界做此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
?
?
相關鏈接:
女子心臟手術幾年后金屬線從右腿冒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