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在為陳先生進行治療。(鐘圓圓 攝)
海口網7月3日消息(記者李晶晶?陳麗園 鐘圓圓)7月1日14時,120救護車的鳴笛聲打破了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忙碌,“醫生,我家人被蛇咬了,趕緊救救他。”此時被蛇咬到的患者右手掌已經開始腫脹,隨即,急診科、骨科等院內等科室聯合會診,經過該院醫務人員的全力救治,患者成功脫險,目前已經平安出院。
市民遭蛇咬 家屬心急如焚
患者陳先生是海口市民,7月1日下午在家中挖地基時,不慎被蛇咬傷右手中指,由于經常跟蛇打交道,他一眼便認出那是眼鏡蛇,看著迅速腫脹的右手,想到眼鏡蛇的致命毒素,他的心狂跳不已,和他一樣著急的還有他的家人,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
陳先生被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后,醫院隨后組織了骨科、腎內科等科室專家進行緊急會診。根據陳先生的描述,他是被眼鏡蛇咬到,但由于市人民醫院沒有抗眼鏡蛇血清,海口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聯系海口市衛生局,兵分兩路尋找合適的血清和解毒藥物。醫院工作人員聯系省人民醫院、農墾醫院、187醫院、海醫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各家醫院回復也沒有抗眼鏡蛇血清。經過取得家屬同意,醫護人員決定為陳先生先行注射有抗蝮蛇毒血清,利用抗蝮蛇毒血清對眼鏡蛇毒進行治療,緩解陳先生的病情。
這一邊,抗蛇毒血清和解毒藥物的尋找還在繼續;另一邊,醫院的治療也在緊鑼密布地進行著。由于患者情況復雜,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付斌親自為患者進行治療。醫生首先將患者右手中指傷口處切開減壓,然后沖洗引流,防止毒液繼續擴散。隨后,醫護人員給陳先生做抗蝮蛇毒血清過敏試驗結果卻呈陽性,這一下子擊碎了家屬僅有的希望,陳先生一家人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如果不注射抗毒血清,毒素擴散后果不堪設想;如果注射抗毒血清,發生過敏,陳先生將面臨過敏性休克等危險。
醫護人員嚴陣以待 成功搶救患者
憑著以往搶救多例中毒患者的豐富經驗,為讓陳先生盡快脫離生命危險,付斌果斷決定對患者進行脫敏注射。而此時,陳先生的家屬在得知脫敏治療同樣會產生一系列危險時一度拒絕簽字進行治療,情緒變得異常激動。為什么以前沒過敏,現在倒過敏了?現在皮試過敏,進行治療你們能夠保證他的安全嗎?先生家屬的質疑讓治療局面陷入僵局。醫護人員輪番上陣仍然無法消除家屬的顧慮,眼看時間一點點指向下午3點,所有醫護人員的心都懸了起來。
而此時的陳先生也愈發地感覺不舒服,腫脹的右手讓他痛苦不堪,已經容不起半點耽擱。聽聞家屬心存疑慮,要是再這么拖下去毒素擴散,會對患者機體造成損害,后果不堪設想。付斌心急如焚,他繼續勸說家屬,打消他們的顧慮,他說:“你們放心,我們就在搶救室為他注射抗毒血清,全體醫護人員已經做好準備,如果出現過敏反應,我們會馬上進行搶救。”聽到這話,家屬又重燃起了信心,同意醫生繼續治療。
按照周密的方案,并在醫護人員的密切觀察下,醫護人員迅速在急診科的搶救室內對陳先生進行脫敏注射,分三次對陳先生進行了皮下注射,每次注射了約注射0.4ml,每次注射完后醫護人員又對其進行觀察10~20分鐘,注射三次后陳先生身體并無異常反應,這時,時間已經到了下午4點30分,醫護人員隨即決定對其進行靜脈注射,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都集中到搶救室內嚴陣以待,當針頭進入陳先生皮膚的那一剎那所有人的心都緊張了起來,1ml,2ml,就在第3ml尚未完全注射完時,陳先生開始出現大汗、皮膚瘙癢、過敏性休克等異常反應,醫護人員立即停止抗毒血清的注射,迅速展開緊急搶救,為陳先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搶救措施,醫療、護理應急小組分工明確,各項緊急救治工作有序展開。并為他注射了早已準備好的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過敏藥物。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緊張有序地搶救著患者。晚上七點左右,這場與眼鏡蛇毒的戰役終于宣告結束,陳先生被送到ICU病房,等待蘇醒。而在晚上10點,還在等待解毒藥物的急診科醫護人員終于從醫院的藥學部得到好消息,對眼鏡蛇毒有著治療效果的季德勝蛇藥片也被采購了回來。
7月2日上午,記者在病房見到陳先生時,他已經轉移到普通病房,經過搶救,他的生命體征已經穩定,原本紅腫的右手也已恢復如前,人看上去精神了許多。而坐在一旁的家屬一直對醫護人員為昨天的沖動表示抱歉,連聲感謝急診科的醫生。
海口市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夏季蛇蟲活躍頻繁,盡量避免到草木茂盛處活動,避免被咬傷,一旦被咬傷,馬上將毒血擠出,并在近心端進行捆綁包扎并立即前往醫院治療,最好能夠記住毒蛇身體特征,可選擇拍攝照片或抓住毒蛇,留下證據會更加方便搶救。
?
?
相關鏈接:
不知“光盤”剩菜多 海口“眷村食堂”食物浪費嚴重
傳承歷史文脈 海口舉辦海甸島歷史文化研討會
辦事更方便 海口將開通37條定制公交和2條專線
海口發布雷雨大風黃色預警 1小時內或現雷雨大風天氣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