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5家全年無交易 信用違規記錄逐年上升
報告稱新三板近七成企業存較大信用風險
7月3日,競爭力智庫聯合獨立第三方機構中評信用管理公司和華科金控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萬余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成長指數報告和信用風險報告。上述報告內容顯示,新三板在實現市場培育功能的同時,掛牌企業整體信用風險仍較為突出。
成長指數報告顯示,新三板市場培育功能顯現,多數企業實現規模升級。2016年掛牌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4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160.66億元,近兩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了17.66%和26.79%。2016年底掛牌企業總資產和凈資產分別為2.83萬億元和1.28萬億元,同比增長20.31%和25.50%。2016年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的掛牌企業總共有1098家,共實現營業收入7288.42億元,凈利潤810.85億元。此類企業近兩年規模、收入和利潤增幅均超過20%。
高成長也意味著高風險。信用風險報告則顯示,新三板掛牌企業在經營規模、經營能力、盈利能力等指標上表現較好,現金流表現、發展能力與供應鏈地位指標表現較差,整體信用風險仍較為突出。可獲取完整2016年年報披露信息的10577家掛牌企業中,信用風險較低的AAA級企業僅占1%左右,近7成企業存在較大程度的信用風險。從行業來看,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信用風險相對較高。
從財務風險來看,截至2015年末,新三板掛牌企業中虧損企業占比為17.31%,截至2016年年末,新三板掛牌企業中虧損企業占比為20.34%。截至2015年年末,新三板全體掛牌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7.97%和41.94%,而到了2016年,這兩個數字分別變成了17.75%和2.36%,利潤總額增長率出現顯著下降。
從企業股權流動性來看,新三板新增掛牌企業流動性顯著下降。2016年新三板股票成交330.83億股,成交金額1712.49億元,分別是2015年的1.3倍和0.974倍。10577家企業中,有6615家企業2016年全年無交易,有6483家企業自掛牌起未發生任何交易。2015年年末,新三板5082家企業中有877家年均換手率大于1%,而2016年全部企業中只有1560家年均換手率大于1%。與此同時,新三板掛牌企業的信用違規記錄也逐年上升,10577家企業中,自掛牌首日至今共有223家企業發生過違規,違規率為4.51%。其中,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違規次數分別為7次、43次和205次,呈現指數式上升的局面。
華科金控副總裁富劍萍表示,當前金融脫實向虛趨勢,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痼疾仍未消除,特別是以新三板為代表的中小企業投融資市場化、信用化、信息化壁壘依然存在。記者吳黎華 北京報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