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祥在指紋比對屏幕前
靜默的戰場
謝祥電腦桌面是嫌疑人掌紋,乍看有幾分詭異。
任何一個行當,能做到全國第二,都是頂級高手。但謝祥不覺得。
29歲的謝祥是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技術支隊指紋大隊民警,2016年比對成功各類刑事案件1064件,全國第二。但他說,這是靠運氣。
有的人天性不喜歡被關注。謝祥的世界仿佛是黑白灰紋路構成的隱隱山巒,河流溝壑,不對外開放。他使用頻率最高的3句話是:真的沒有什么好說的;好了嘛,就這樣吧;對不起,浪費你的時間了……
指紋比對是個啥?
謝祥打開電腦演示。他的電腦桌面,是一枚嫌疑人掌紋,開機瞬間占據整個屏幕,乍一看有幾分詭異。
并不是人們想象的,一枚現場提取的指紋,扔進指紋庫里,電腦一秒鐘嗶嗶刷出來嫌疑人。那是《CSI》或者《鑒證實錄》。
現場勘查提取的指紋,會錄入系統。謝祥要在這枚指紋上尋找特征,進行編輯標注。比如紋線起點、終點、結合、分歧,比如紋線中出現的小棒、小橋(特征術語)。一般指紋的中心部含有大約50個左右特征點。從這些特征點所取得的位置、方向都成為比對的基本數據。
這一步是整個指紋比對,最關鍵一步,決定下一步在撞庫中篩選方向是否正確。因為人的眼睛是可以被欺騙的。比如指紋在受力情況下,很可能出現推擠、變形,產生假特征。比對者如果不能識別,編輯錯誤,就會被引入歧途。
接下來,謝祥會把編輯好的一枚指紋,提交入庫,由系統自動滾動篩選,根據各種指標評分,從高到低,篩選出幾十枚不等的疑似指紋。然后一枚一枚肉眼比對,并不是評分最高的就是最近似的。新疆一個案子,謝祥是在第27號指紋上比對成功的,但前26個,非得要一一走過,才知道27號是真兇。
已經無比枯燥了,還沒完。一次編輯提交撞庫就能比對成功,那是好運。更多時候,謝祥要反復編輯提交七八次,每次都會刷出來幾十枚……
一枚殘紋和一件命案
枯燥的案頭比對,不和人交鋒,樂趣和成就感何來?
“還受害者和家屬一個公道。”謝祥說,“不管多少年,他(她)還是沒跑脫,終究落網。”
2007年4月25日晚,綦江一家游戲室的工作人員李某某被人殺害在值班室沙發床上,平時放錢的抽屜掛鎖被撬,錢被盜。警方在案發地圍墻上提取到嫌疑人遺留指紋一枚,但有殘缺。
7年后,案子沒破。謝祥在例行指紋比對巡查中發現這起命案的上傳指紋,重新編輯上傳比對,兩個小時后,鎖定嫌疑人。第二天,嫌疑人落網。謝祥申請去見嫌疑人,提取指紋復核。
嫌疑人22歲,當年為了幾百元殺人時,還是個15歲少年。7年過去,偵查員說:“他可能都以為沒事了,打雷都不怕了……”
“我看了他一眼,面相并不兇殘,只是很冷靜。抓捕的同事說,抓捕和押解過程中,他也很冷靜。”謝祥對重慶晚報記者說,“我問了他一句:你應該知道為什么找你吧?他看了我一眼沒有回答,但是我覺得他心里什么都明白。”
通過謝祥對比指紋破獲的積案命案數不勝數,比如2015年比中2006年九龍坡搶劫殺人案,2016年比中齊齊哈爾1998年搶劫殺人案,2017年比中喀什2007年雙殺(一案兩命)案……
想不想見一見這些最終落網的兇手?當然想。謝祥想知道,在浩瀚線條紋理中,他找出的這個人,是個什么人。在那些稍縱即逝的微小隆起、中斷、合并中,他沒有放過的人,是個什么人。
指紋比對需要什么才能?
謝祥隨機找了兩枚指紋讓重慶晚報記者比對。掐表計算,一分鐘,沒有找出一處相似。
謝祥移動鼠標,差不多是一兩秒標注一處:這里是橋,那里是棒……
即使放大無數倍,那些迷宮一般的紋理和溝回,專注盯上一分鐘,就會變成3D浮凸紋線,在重慶晚報記者眼前交織纏繞成一團亂麻,讓人焦躁,氣喘吁吁。
這是一個靜默的戰場,更像是一個人跟自己的作戰:克服錯覺、視覺差、圖形陷阱,急躁、不耐煩、挫敗感……但謝祥知道,作案的人,是真實存在的,甚至可能離他的半徑不超過1000米。他要在浩瀚相同中找出不同,又要在無限不同中找出最終相同。
以下是重慶晚報記者和謝祥的對話:
最起碼,做這行,需要對圖形極其敏感,需要強大耐心以及鋼筋做的頸椎和腰椎吧?——我沒有。
玩不玩大家來找茬?——不玩。
玩不玩拼圖?——不玩。
視力特別好?——讀書時5.0,現在差了,不知道多少。
謝祥拒絕承認天分,只承認時間。“需要時間,大量時間。”謝祥說。
謝詳就讀重慶警察學院刑事偵查技術專業,畢業到銅梁警方工作,一個多月后,成功比中當年4月發生在潼南的入室盜竊案,3天后嫌疑人落網。這事給了他極大信心。在銅梁工作的幾年里,同事們經常周五下班說拜拜,周一到單位上班看見他還沒走……
“那個時候單身,有很多時間。當時的系統流程要慢些,提交撞庫有些需要幾個小時或者更長,于是就定好鬧鐘,等到系統預計出結果時,第一時間上去看……比對成功是有興奮感的……”這是謝祥難得的對心情的描述。
采訪結束時,重慶晚報攝影記者給謝祥拍照。他坐在電腦前操作,突然有點興奮地說了一聲:對了!就是他了!
謝祥居然在有一搭沒一搭地接受重慶晚報采訪期間,在系統里比對成功一個嫌疑人指紋——這是2017年6月26日17時45分,嫌疑人不會意識到,無論多少年過去,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謝祥身后有一個天團
謝祥的微信頭像,也是一個嫌疑人指紋。很奇怪的紋理,隱隱像一張人臉,有兩只眼睛和嘴巴。每天,他們之間要對視無數次。
他的手機里還存著很多來自各地同行的感謝信、賀電、微信截圖、短信,但是他迅速滑動跳開,不給人看。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身后的團隊是個天團: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刑事技術支隊指紋信息大隊。2016年比中各類案件9361件,協查比中4614件,列全國第一。另外,個人比中協查案件數囊括全國前3名。
謝祥站在他們中間,是他們中的一個,或者每一個。
?
?
相關鏈接:
重慶鋼鐵資不抵債被判重整 今年一季度虧損5.94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