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備戰洪峰十日 11萬人撤離
當地政府提前發布預警信息,險情當晚4小時內全部撤離至174.5米以上,官方稱“無人員傷亡”
7月3日,新化縣十五中安置點,67歲的周先生前一夜帶著孫女來到此處。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羅林松的包裹還沒有拆開,里面裝有藥品、存折、身份證、戶口本,還有幾副碗筷和一個飯盒。這是他7月2日晚上7點撤離時從家帶出來的。
緊急撤離命令標明,海拔在174.5米以下的居民全部轉移。174.5米,是安全線,也是生命線。湖南新化縣宣傳部官員介紹,資江新化段堤壩高度為174米,預留0.5米空間,最后劃定了這個高度。
梅樹村村民羅林松的家在安全線以下,撤離令下發半小時后,他帶上包裹轉移。新化縣官方提供給新京報的數據顯示,7月2日當晚,全縣轉移64000人。從6月22日開始,累計轉移人數達11萬。
這并不是一次唐突的撤離,對于新化縣沿資江而居的民眾來說,對洪水的警覺異乎尋常,一名撤離村莊的村干部說,“假如這是一場戰役,我們已經枕戈多日。”
危險的村莊
新化縣的大轉移是從7月2日晚7點開始的。新化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研判,從上游邵陽、冷水江等地區調控的最大洪峰將通過新化縣城,隨即發布緊急撤離命令,“從7月2日19點30分開始,所有居住在海拔174.5米以下的城區居民,務必在半小時內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梅樹村位于縣城西邊,北邊是面積400畝的花山水庫,水庫與長江支流資江只有一壩之隔。村支書羅孝坤說,這是個比較危險的村莊。7月2日清晨6點,防洪堤出現倒灌水險情,花山水庫水位上漲,村里已出現積水。
羅林松正在往二樓搬運最后一件家具,一條長凳。在之前的三個小時,村里的喇叭就數次響起,催促村民撤離,羅林松看天色還白,就想把一樓的家具轉移干凈,防止被水沖走。這時,屋外喇叭又響了,這次的催促斬釘截鐵,他聽到“緊急撤離令”幾個字,渾身打了個激靈。他放下凳子,提起早已準備好的包裹沖了出去,騎上加滿油的摩托車開往縣城的親戚家。
同村的楊國慶正勸說母親離開,他看著洪水漫過門檻,將一樓淹沒?!跋挛缥妩c多時,水已經漫進他的房子,淹到了小腿,屋子里漂進了外面的垃圾。”楊國慶回憶,他也聽出7點多村支書羅孝坤在喇叭里的語氣很重,但母親始終不愿意離開。最后,他硬把母親拖出了房間,背到外面。當他再次回去拿行李時,水已經淹到了脖頸處。他找了兩個汽車輪胎,用繩子捆在一起,劃了出去。當時,已經是夜里11點。
村支書羅孝坤得知楊國慶一家轉移,松了一口氣,這家人是村里受災最嚴重的,假如出現人員滯留,他交不了差。從6月底開始,新化縣發布預警信息12800條,在7月2日這一天,羅孝坤收到的轉移預警廣播就有50條。
梅樹村有3000多人,居住海拔在174.5米以下的有1400人,全部轉移?!稗D移”分為不同的級別,有的就地轉移,從一樓轉移到二樓,“因為二樓海拔高于174.5米”。假如整棟房子低于安全線,則要異地轉移,轉移到親戚家或者安置點。村莊撤離工作從晚上7點開始,到11點結束,用了4個小時。
11萬人大轉移
羅松林選擇了借住親戚家,楊國慶和母親去了上梅鎮政府設置的安置點。
在撤離的路上,旁邊不停有車輛開過,有鄉鎮、村里干部組織運送老人和孩子的車輛;有私家車后備廂蓋子敞開著,里面裝滿了被褥和一些生活必需品。
楊國慶所在的新化縣十五中安置點,是上梅鎮五個主要的安置點之一,里面共安置160多人。民眾顯得較為平靜,“政府通知得早,村民都提前準備了,損失并不多?!?/p>
梅樹村村民袁文輝說,10天前,村里開了村民大會,提醒大家注意防汛,隨后接二連三接到村干部通告,讓大家做好轉移準備。
“10天時間,大家都做好了準備,小孩、老人、財物提前轉移了,所以那天晚上沒有出現場面失控的情況?!痹妮x說。
袁文輝介紹,撤離當天,村干部上門通知,讓村民做好最后的轉移準備,收拾好東西,“保證在30到45分鐘內做到安全轉移?!?/p>
“梅樹村這次轉移,存在自發性。”村支書羅孝坤說,雨從6月22日斷斷續續下到6月30日,村里低洼地已開始積水。他和幾名村干部看到花山水庫水位一直上漲,有灌到村里的可能,就開始警覺了。
另外,新化縣縣政府有關防汛搶險的文件在5月26日就下達了,文件落實了2017年水庫度汛與山洪防御的責任人,并下達了城區防汛搶險的預案。
6月22日,鎮政府召集羅孝坤等各村支書召開防汛工作會。次日,新化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IV 級預警。
7月2日下午,資江水位繼續上漲,晚上7點,縣防指作出了決定,轉移居住在海拔174.5米以下的居民,7點30分,正式發布《緊急撤離命令》。
新化縣縣委宣傳部一名官員稱,從6月22日到7月2日,10天時間,累計轉移11萬人,“轉移中沒有出現人員傷亡情況。”
轉移到安全地帶的很多村民一夜未眠,楊國慶一直在翻手機,想知道村子能否度過這最危險的一晚。羅孝坤也沒睡,“第二天一早,家萬一不在了呢?!?/p>
7月3日凌晨1點51分,資江最高洪峰水位173.35米開始過境新化;早晨8時,資江水位降至173.19米。
7月3日,新化縣前一夜轉移6萬多群眾,3日早晨水位有所下降,空中俯拍新化縣東岸區域。
難忘21年前之痛
花山村的大半個村莊都在174.5米以下,異地轉移人數超過500人?;ㄉ酱甯敝魅蝿⒇S的手機里,滿滿都是撤離廣播,最密集的時候,每十分鐘一條。
洪峰過境后,他看著村莊安然無恙,忍不住哭了。
花山村比梅樹村更危險。這個有1800人的村莊,緊鄰新化縣十里梅堤壩,旁邊就是花山水庫。1996年,一場水位高達177.17米的特大洪水肆虐新化,資江水位以高出防洪堤2.17米的高度漫過梅堤壩,城區沿河地段全被淹沒。
決堤的地方距離劉豐的家不到500米。他記得那場災難,渾濁的江水從堤壩上傾瀉下來,一個小時不到,灌滿花山湖,漫向村莊,他隱約還記得,耳邊是村里人的呼叫聲,雞、鴨、牛、羊在水中掙扎著。
據媒體報道,當時一位縣領導哭著向上級匯報,“新化遭受滅頂之災。”
每年這個季節,劉豐“精神就高度緊張。”
不僅僅是作為村干部的劉豐,村民劉華松也不自覺地成為資江的守望者,他的家正對著梅堤,他能講出,大壩附近哪里有了積水,哪里的土又松軟了一些。
7月2日的轉移,劉華松沒有轉移。他說,他家后面就是一處高坡,即使1996年的大洪水,也沒有淹沒那個高坡。他家財物已經轉移,洪水來了,他在幾分鐘就可以爬到坡上。另外,那里是抗洪主戰場,重兵把守,抗洪搶險的官兵,還有干部,都到他家借水喝,心里有安全感。
“假如控制不住,當晚過資江的洪峰可能從這里撕開一個口子,那樣1996年的災難就會重現?!眲⑷A松說,“那這場戰役,就會敗在這里?!?/p>
災難沒有重現,“有過1996年的教訓,這里早成為防汛的重要戰場。”劉豐說,險情發生后,縣里出動了100輛大貨車,40輛挖機,從早7點忙到深夜11點,修筑防線?,F在,大壩加高了兩米,長約兩公里。
劉華松是站在高處看著洪峰流過的。7月2日,月亮半圓,資江水映著月光,滔滔而過。這個時候,整座縣城屏住了呼吸。
縣委宣傳部一名官員稱,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歷,讓他們有了個想法,想重新撿拾起1996年的記憶,整理出那次特大洪水的資料。
7月3日,洪峰過后,被轉移的村民陸續回到家中。下午3點,梅樹村陽光強烈,村支書羅孝坤正在執勤,來回在積水處走動張望,積水最深處達2米。村里民兵營長付曉光正招呼兩名村民坐上自己的皮艇,渡過村中積水。
村里一共準備了三艘皮艇?!八疀]有退去,誰家有突發,就隨時可以去救援。”
劉豐和一眾村民,靠在花山水庫的欄桿上向水中俯視,討論當下水情,“只要不下雨,就能睡個好覺了。”劉豐滿臉疲憊,臉色有些灰暗。
新京報記者 安鐘汝 湖南新化報道
?
?
相關鏈接:
大師長沙下河捉妖殉職? 這些湖南汛情是謠言?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