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今起施行,昨日,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針對“《網絡安全法》會制造貿易壁壘”的擔憂,負責人明確表示,制定和實施《網絡安全法》,不是要限制國外企業(yè)、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是要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不會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近期有外國協會和機構建議推遲實施《網絡安全法》,擔心《網絡安全法》會制造貿易壁壘、限制國外企業(yè)和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對此,負責人表示,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根據本國國情,制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并依法對網絡進行管理,完全是各國主權范圍內的事情。
制定和實施《網絡安全法》,其目的是要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益,而不是要限制國外企業(yè)、技術、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不是要限制數據依法有序自由流動。
數據境內留存并非限制國際貿易
《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收集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這種規(guī)定會不會限制數據跨境流動,影響國際貿易?
負責人表示,這是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對所有網絡運營者的要求。此外,只限于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重要數據是對國家而言,而不是針對企業(yè)和個人。對于確需出境的數據,法律作了制度上的安排,經過安全評估認為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出境。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的,個人信息可以出境。特別要說明的是,撥打國際電話、發(fā)送國際電子郵件、通過互聯網跨境購物以及其他個人主動行為,視為已經個人信息主體同意。
《網絡安全法》關于數據境內留存和出境評估的規(guī)定,不是要阻止數據跨境流動,更不是要限制國際貿易。當今數據跨境流動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前提,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必要條件,中國愿同各國就此問題開展交流合作,共同促進數據依法有序自由跨境流動,充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和國家網絡安全。
“停止傳輸”不涉及個人通信信息
《網絡安全法》規(guī)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fā)布的信息的管理,發(fā)現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發(fā)布或者傳輸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有質疑聲音稱,這是否會侵害個人隱私,妨礙網上言論自由?
負責人表示,中國加強互聯網管理過程中,充分保障人權和言論自由,充分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同時,也強調任何人、任何機構都應該對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負責,個人的自由不應以損害他人的自由和社會公共利益為代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