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7月5日電(記者王云娜)長期以來,一些符合法律援助條件又申請勞動仲裁的勞動者,需要仲裁、法律援助機構兩頭跑,勞心勞力。對此,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司法廳日前聯合印發了《關于完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法律援助工作銜接機制的意見》,進一步促進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法律援助無縫銜接,讓申請仲裁的困難勞動者進一個“門”,到一個“窗”,享受“一站式”的維權服務。
《意見》擴大了法律援助范圍。勞動者在請求賠償社會保險待遇損失、發給撫恤金、給予勞動報酬、因工傷事故造成損害請求給予工傷待遇等需要代理的勞動人事爭議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農村進城務工人員通過仲裁請求支付勞動報酬或者工傷賠償的,可以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
《意見》明確了法律援助機構職責。法律援助機構按依法、便民原則為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書面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或者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并告知勞動者。對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工傷賠償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或10人以上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勞動者申請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優先審查,優先指派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
《意見》還提出,由人社和司法部門共同推動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立案接待室(窗口)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由法律援助機構安排律師或者法律工作者到工作站值班,協助工作站開展日常工作,為經濟困難的勞動者申請法律援助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務。
目前,廣西全區在來賓、柳州等地市共有8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法律援助工作站。2016年,工作站接待來訪咨詢4600多人,為893位農民工和工傷職工等特殊職工提供仲裁法律援助服務,涉案金額1060多萬元。
?
相關鏈接:
袁國強:香港要把握“一帶一路”機遇??鞏固國際仲裁中心地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