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嘉興市南湖區新興街道明月社區吉明里小區推出停車優惠措施:凡是與父母同住或常來探望的子女,可到社區辦理停車“孝心卡”,最高享受全年免費停車的優惠。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被譽為“孝德停車”的措施一經推出,爭議的話題就在這悶熱的天氣中,不斷發酵、升溫。拍手稱贊者說:暖心舉措,倡導了關愛老人的社會風氣,必將推動孝心傳遞;質疑批評者稱:孝心豈能如此衡量激勵?
7月5日,記者走進吉明里小區,對“孝德停車”進行了探訪。
新政:
子女每周探視2次可免費停車
吉明里小區位于嘉興鬧市區,今年元旦啟用新道閘,對每輛進入小區的車輛號牌,都能自動記錄并存檔。
“孝德停車”新政的告示,就張貼在距離道閘不遠處的公告欄。告示上清楚地寫著:為了倡導、鼓勵子女們常伴或者常回家探望老人,激發居民在踐行“孝”的過程中增強責任感,讓“孝”文化在群眾心中生根發芽,在社區形成“不忘老人、陪伴老人、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特制定發放“溫情陪伴,孝德潤心”停車優惠卡(孝心卡)方案。
優惠面向65歲以上老年居民的親屬。與父母同住的車主可申請金卡,全年停車費減半;前來探視父母的車主可申請銀卡,平均每周探視2次以上的給予全年免費停車的優惠;低于2次的,按探視次數分兩檔收取停車費。
吉明里小區是上世紀80年代建造的老小區,這里60多歲以上的老人住戶超過30%。明月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紅燕告訴記者,今年小區安裝了自動道閘機后,對臨時停車采取收費措施,雖一定程度緩解了停車難問題,但對開車探視老人的外來子女來說,也會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
“為了方便子女看望、陪伴老人,積極弘揚中華美德,在吉明里小區大門道閘改造過程中,社區干部和小區業主委員會一起多次研究,在小區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最終推出了這一敬老愛老惠民措施。”張紅燕說。
爭論:
孝心程度能否按次衡量
7月5日下午,家住吉明里11幢的翁先生在明月社區領到了一張孝心卡金卡。為了照顧重病的母親和年事已高的外婆,翁先生一直選擇住在這個老小區。有了“孝心卡”,翁先生一年可節省一半的停車費200元。對“孝德停車”的舉措,翁先生贊不絕口:“這個優惠太暖心了,當然要支持。”
“孝心卡”雖在陸續發放,但記者在小區采訪居民時,并不是所有的居民都如翁先生般,對這一新政拍手贊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就提到,“同住也可能是‘啃老’,難道還要給這樣的人優惠?”
還有不少居民對根據探望次數來定優惠的做法提出質疑。“上半年忙,來得次數少,沒法享受優惠,那就算不孝了?”“我來40次,他來50次,那我們兩個人,哪個算更有孝心?”
從最初提出動議,到最終形成方案,“孝德停車”的出爐一直伴有懷疑和質疑的聲音。吉明里小區業委會主任吳能觀清楚地記得,“孝德停車”方案本身就“七易其稿”。
期待:
社區拋磚引玉望孝心常駐
“‘孝心卡’不單是一項福利,更是一種價值導向,倡導子女敬老愛老。”面對不同的聲音,南湖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孫立瑾態度鮮明。他說,作為嘉興市的主城區,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推動下,南湖區的城市文明持續提升。“孝德停車”優惠舉措的推出,就是為了推動孝心傳遞,在全社會營造敬老愛老的良好氛圍。
南湖區新興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葉志軍多年來一直負責聯系明月社區。他認為,雖然全社會一直倡導敬老孝親的理念,但一直缺少有效的載體和抓手。政府部門在敬老孝親方面,關注點也更多的是放在孤寡老人和五保戶等特殊群體中。“孝德停車”優惠舉措的推出,更多的把“盡孝”這個原本是“個體與家庭的事,變成全社會的事,讓大家共同來推動。”
雖然有質疑,可能有不足,對推出“孝德停車”優惠舉措,“始作俑者”張紅燕現在認為已經值了。“有爭議才說明大家關注,也證明這個舉措觸動到了居民。”張紅燕希望“孝德停車”能夠引出更多類似的敬老孝親舉措,在全社會形成更加濃厚的敬老孝親氛圍。
?
?
相關鏈接:
海口最美孝心少年王瑜東:小身材大榜樣 小行動大文明
從白孝文到楊修的演技蛻變 翟天臨:本來演的是曹植
向身邊榜樣學習 海口10名“最美孝心少年”獲表彰
兒子帶84歲母親騎車游西藏 網友質疑:孝順還是冒險
山東龍口放火案罪犯徐孝福伏法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