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區順風車在部分樓盤悄然興起。有車的業主提前發布行程、共享空座,乘客則可“購買”座位、順路搭乘——和其他平臺不同的是,其車主及乘客僅限于社區鄰里之間,訂單只在同一小區配對。
其實,社區拼車出行并非新鮮事物。早在網約車平臺出現之前,就有業主通過QQ群、微信群等方式尋找“同道中人”。但這種方式相對“原始”,信息匹配效率有限,無法“做大做強”。而社區順風車借力互聯網,由平臺撮合具有相同線路的車主與乘客,同乘一輛私家車,共同分攤出行成本;同時又規避了網約車帶來的“外來車輛進出小區”、不熟悉路、距離遠候時長等問題,可以說是網約車的一個變體,是共享經濟的有益嘗試。
那么,社區順風車能否“一路順風”?這首先取決于監管。去年底,廣州市交委等部門發布了《關于查處道路客運非法營運行為涉及私人小客車合乘認定問題的意見》,其中有規定“分攤部分出行成本的,合乘出行提供者可在全天提供不超過兩次合乘出行”。目前,社區順風車都是上下班順路拼車,不違反規定,但隨著業務版圖擴大、“蛋糕”更為誘人,平臺本身需做好監管。
其次再看安全。社區鄰里拼車算是熟人生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乘客的安全感。但和網約車一樣,安全風險、事故責任歸屬等也是不少乘客的顧慮。按照規定,合乘平臺應通過技術手段做好合乘出行管理,將車輛相關信息接入政府監管平臺——對此,有待政企聯手,及時互動。此外,平臺對合乘雙方的權利、義務、事故的責任歸屬、意外保險等應做好明確和保障,讓社區拼車更省心、更安全。
從長遠來看,社區順風車有望和如約巴士、定制公交等一樣,成為現有出行方式的重要補充,為更多市民提供新選擇。對城市而言,這種方式不增加既有車輛,有利于緩解打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值得提倡和推廣。國外一些地方,對搭載兩人以上的私家車可以提供專用車道;國內也有城市開通HOV車道(又稱共乘車道),鼓勵車輛搭乘更多人……對此,廣州也不妨試點嘗試,讓環保出行“一路順風”。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