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侯潤芳沙璐)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5%,工業生產者價格(PPI)同比上漲5.5%,CPI和PPI漲幅均與上月持平;環比下降0.2%,降幅繼續擴大。
消費品價格回落,服務價格創次新高
具體來看,服務和消費品價格出現“漲跌互現”。
數據顯示,6月份服務價格上漲3%,是2014年1月以來的次新高,僅次于今年1月份。因季節性因素影響,接近暑期,6月份機票價格上漲了5.2%,旅游價格上漲了3.7%;此外,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居民對教育、醫療、家政、文化、娛樂等服務性消費需求越來越旺盛。6月份醫療保健服務價格、衣著加工服務費、旅游價格、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了5.7%、4%、3.7%、3.2%。
另一方面,消費品價格回落。數據顯示,2017年2月以來,CPI食品分項已經連續5個月出現下跌,食品的持續下跌導致了CPI同比數據并沒有進一步回升。
數據顯示,6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2%,下拉CPI約0.2個百分點,降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主要是受部分鮮活食品價格下降影響。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分析,6月份鮮果、豬肉和鮮菜供應相對充足,價格分別下降4.2%、3.4%和1.1%,合計影響CPI下降0.19個百分點;雞蛋價格前期較為低迷,6月份受蛋雞存欄減少及氣溫升高產蛋量下降影響,價格由降轉升,上漲6.2%。
“全年不會存在通縮和滯脹”
“展望下半年,消費物價將繼續溫和上漲,這是因為翹尾因素變小、市場流動性總體偏緊,以及PPI向CPI傳導的壓力會減輕。”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周景彤表示,當前物價比較穩定,預計這種趨勢還將延續一段時間。基于此,宏觀經濟政策對物價的關注度可以相對小一些,把更多注意力和工作重點放在穩定增長、降低杠桿和結構調整等方面來。
對于2017年的通脹情況,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6月CPI表現低于市場預期,通脹數據維持在較為溫和的水平。“而且全年通脹既不會存在通縮,也不會發生滯脹。”
6月PPI表現穩定,與上月持平。業內有分析稱,受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顯現的影響,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回落,需求面的支撐將有所減弱,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動力減弱,而考慮到翹尾因素將明顯收窄,未來PPI將呈穩中趨降走勢。
?
?
相關鏈接:
6月CPI或略回升至1.6% 未來物價或將溫和上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