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樣滑冰隊總教練趙宏博。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攝
2013年,退役3年的趙宏博重新回到了他摯愛的冰場,拿起教鞭,成為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主教練。一轉眼,已是4年,趙宏博伴隨著中國花滑雙人滑從低谷艱難攀升,也完成了自身從運動員到教練的轉型。
不久前,他擔任了中國花樣滑冰隊總教練。肩上的責任更重了,趙宏博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打一場持久戰:戰到2018年平昌冬奧會,戰到5年后的北京冬奧會……
索契冬奧會前臨危受命
申雪、趙宏博的名字,與中國花樣滑冰有著解不開的緣分。從1998年長野冬奧會開始,兩人4次出戰冬奧會,為中國花滑雙人滑實現了冬奧會獎牌和金牌零的突破,開啟了中國花樣滑冰雙人滑的新篇章。
隨著他們的退役,中國花滑雙人滑也陷入后繼乏人的困境:老將龐清/佟健一直受到傷病困擾,彭程/張昊這對新組合一時難以走出瓶頸,雙人滑甚至沒有拿到索契冬奧會的滿額參賽資格。
這一切,趙宏博看在眼里,更憂慮在心。2013年5月,距離索契冬奧會不到一年時間,他決定重回國家隊,出任雙人滑主教練。當時姚濱還是花滑隊的總教練,臨危受命的趙宏博主要負責輔助恩師。
在低谷中前行,困難可想而知。索契冬奧會上中國花滑顆粒無收,加上龐清/佟健退役,青黃不接的雙人滑想要重新崛起,重擔落在了趙宏博肩上。
“當教練這幾年,頭發白了一大片。”他曾半開玩笑地說。壓力之下,他很快適應了教練的新角色,跟隨姚濱帶隊,也給了他另一個視角去重新認識花樣滑冰。趙宏博說,姚濱教練把自己幾十年的經驗財富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這讓他走了很多捷徑,接下來,他會盡自己所能重塑這支榮譽之師,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訓練和管理引入新思路
為了帶領雙人滑走出低谷,趙宏博在訓練和管理中引入了很多新的思路。“雙人滑現在的訓練模式更加國際化。”他說,隊伍除了與加拿大著名花樣滑冰編排教練合作之外,也嘗試與俄羅斯名將普魯申科的教練米申等名教頭保持長期交流,“從他們身上,我們能得到很多對中國花滑有用的東西。”
雙人滑組最大的一次變化發生在2016年。趙宏博將隊里當時的兩對選手拆分重組,老將張昊“牽手”比他小12歲的北京姑娘于小雨,張昊此前的搭檔彭程則和金揚搭檔。
更換舞伴,對雙人滑而言是個大事,相當于一切要重新來過。用趙宏博的話說,“更換舞伴后一兩年不出現在賽場都是正常的,因為需要重新適應和磨合的太多。”
但對于小雨/張昊、彭程/金揚兩對組合而言,卻沒有太多時間準備,于是大獎賽分站賽、總決賽等一系列比賽成了他們的“練兵場”,在比賽中培養默契,并爭取得到裁判的認可。
在趙宏博心里,2016年是隊員成長最關鍵的一年,也是隊伍最艱難的一年,他說,自己最怕的就是隊員們“在鋼絲上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掉下來”。他的神經也時刻處于緊繃狀態,“每次比賽完,又重新回到起點,要考慮下一步的訓練安排,天天就想著怎么把成績提上去。”
性格溫和的趙宏博在訓練場上是嚴厲的,也正因為他的這份嚴肅認真,曾經步履蹣跚的隋文靜/韓聰、于小雨/張昊、彭程/金揚3對組合成長迅速,在近兩個賽季的世界大賽中取得了一連串佳績,努力拉近著與世界頂尖選手的距離。
努力帶出更多世界冠軍
“整體上看,我們沒有走彎路,一直是按照計劃一步步地前進。”趙宏博這樣評價自己執教的幾年。
升任總教練以后,需要他思考的不再只是雙人滑一個項目,男單、女單及冰舞,他都迅速地進入角色,并形成了自己的見解和規劃。“金博洋從技術層面上是世界上比較好的,但是從細節方面,比如節目內容分和對音樂的理解,他還是稍弱于其他國際頂尖選手。最近這些方面我們都在仔細琢磨,怎么去提高運動員的藝術修養,他們的技術滑行、旋轉,都要拆分出來進行細致訓練。”趙宏博說。
女單的滑坡,同樣也是他關注的重點,“今年世錦賽,我們只獲得了一個奧運會名額。女單項目在訓練管理以及階段的目標制訂等方面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也會把女單的模式向雙人滑靠攏。”他說。
上任后不久,趙宏博也對教練團隊進行了調整,優化了配置,增強了團隊的力量。“現在每個組有兩名教練,以后還會進一步充實,整個團隊的計劃是以備戰平昌冬奧會為主,長遠目標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
明年,將是趙宏博第二次作為教練參加冬奧會。趙宏博說,自己要努力帶出新的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才能不負當下這個冰雪運動發展的黃金時代,不負姚濱教練的囑托。重任在肩,信念堅定,他與冬奧、與花樣滑冰的緣分仍將繼續,換了新的身份,也有了更多意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