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央濕地——冷泉濕地演繹奇妙自然
美麗的水菜花傲嬌生長在濕地內。
結滿誘人果實的覆盆子。
麻風樹的葉子可以吹出泡泡。
具有較高科研價值的野稻。
那央濕地內的人文景觀——火山巖牛馬橋。
從火山口由西向東的漸低地勢,讓深埋地下的清泉在匯入南渡江前噴涌而出,形成冷泉、河流、沼澤、荷塘、草甸等奇特的自然景觀,從而造就了一片植被繁茂的濕地——那央濕地。走入那央濕地,空氣明顯濕潤涼爽許多,放眼無邊的盎然綠意,讓人頓覺心曠神怡。
甘洌冷泉沖去夏日暑氣
7月11日,記者隨同海南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專家高高和杰克來到那央濕地進行了實地走訪。穿過東線高速,城市的高樓大廈漸漸消失,出現在眼前是成片的草甸、灌木和稻田,繼續深入,一片豁然開朗的水域出現在眼前,粉紅色的荷花或嬌艷欲滴,或含苞待放,洋溢著濃濃的自然味道。
讓記者感到奇怪的是,炎熱的夏天里那央濕地卻格外涼爽,攜著濕氣的微風吹來,讓人感到非常舒服。“涼爽就對了,這可是城市里享受不到的。”杰克貌似早已知道答案,為了解開記者的疑惑,他帶記者來到一處火山巖圍砌起來的泉眼。
據了解,這眼泉水已經流淌了千百年歲月,周圍的火山巖條石被人們踩踏得十分光滑,巖壁上則長滿了青苔,不時有警覺的小魚從巖縫里鉆出覓食。目測泉水的流量很大,可以聽到叮咚的響聲,匯聚到水池中的泉水清澈見底,讓人忍不住想捧上來喝一口。
“這是純凈的地下水,沒用自來水前,全村人都喝這里的泉水。”附近新潭村村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地勢較低,地下水流經這里時便從石縫隙中冒了出來,不僅水質甘洌,而且常年恒溫在26℃左右,即使空氣溫度再高,水溫也不會變化,所以人們把這里的泉水稱為冷泉,每逢傍晚,大家都會來此游泳降暑。
杰克說,冷泉只是空氣涼爽的原因之一,因為泉水常年不斷,附近的水塘、河流、沼澤等水系十分發達,隨著揮發作用的帶動,空氣中不僅濕度大,而且溫度相對涼爽很多。此外,附近還緊鄰南渡江,可以形成風道,從而加速空氣流動,讓人感到格外涼爽。
斑駁石碑凸顯人文內涵
在杰克和熱情村民的指引下,記者還在周邊發現很多眼冷泉,泉水同樣甘洌清澈。其中有一眼十分惹人注目,只見泉水從地下噴涌而出,形成的水珠像一朵朵轉瞬即逝的珠花,晶瑩透亮地翻滾著,變幻著,十分奇妙。
通過走訪發現,水不僅孕育了繁茂的那央濕地,而且和當地村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新潭村百歲阿婆韋桂香回憶說,因為遠有火山口,近有清泉和南渡江,所以這里一直被村民們視為福地,大家世代在此生息繁衍,不僅依賴這里的環境生存,更加愛護這里的生態。
村頭一塊斑駁的石碑印證了韋桂香老人的話,該石碑名為“奉官示禁”,為原廣東省瓊山縣公署布告,布告對保護環境和資源利用進行了明確規范,要求村民要愛護自然,取之有度。“大家都生活在這里,所以很自覺地遵守示禁,而且對泉水使用有著明確劃分,有干活累了可以直接捧起來喝的,有專門可以洗澡的,也有專門洗衣服的,不能混著用。”韋桂香老人說道。
記者發現,那央濕地片區除了豐富的生態資源,還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南宋時期兵部侍郎王居正墓、龍華庵廟宇等都位于那央濕地片區,甚至生活在此的王居正后人還保存著“侍衛千總”“布政司理司廳”等木質牌匾,這些古跡不僅述說著人們與這片濕地和諧共處的歷史,也讓這片自然景觀充滿了質樸的內涵。
奇特生物極具科研價值
村民們的保護意識讓那央濕地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生態環境,大量的鳥類、兩棲類、魚類和野稻、水蕨菜、水菜花等動植物生存于此。“水上什么東西在跑,速度好快。”高高的話音剛落,一只奇怪的生物已經消失在水面,只留下一行波紋,高高說,他們來此調研已不下百次,但卻從未見過這種生物。
村民們對高高的驚訝有些見怪不怪,據介紹,高高所見的是一種蛙類,但村民們無法用普通話講出它的名稱,這種蛙遇到危險時,就會高速地從水上逃跑。另據村民們介紹,這里還有很多奇特的生物,如一種肉食類昆蟲,它常年生活在水下,但需要出來換氣,每次換氣同時用屁股排氣,讓人覺得十分搞笑,還有尾巴沒毒針的水蝎子、經南渡江洄游產卵的海魚、幫人清理皮膚的小魚等等。
隨著深入濕地,越來越多的花草、灌木、水生植物等出現在眼前,有的果實極像浪漫的心形,有的葉子能吹出彩色的泡泡,讓人對自然的奇妙驚嘆不已,最令記者感到驚訝的是,在北方寒帶生長的覆盆子竟然也能在海南生長,一串串紅艷艷的果實讓人口水直流。
聽說記者對野稻十分好奇,高高隨手一指便發現一片野稻,野稻寬大的葉面明顯比人工種植的稻子茂盛,高高介紹,野稻長勢通常茂盛,但很少開花結穗,即使結穗也通常是癟的,不過野稻有著天然的抗病蟲、抗倒伏等優良基因,對雜交水稻技術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高高說,在她眼里,那央濕地簡直是一個生態博物館,幾乎每次來都會有新的發現。因為那央濕地和羊山濕地互聯互通,所以在動植物分布上大致相同,據初步調查發現,這里分布的野生植物屬有460屬、鳥類86種、兩棲爬行類16種、魚類44種、蜻蜓32種、蝴蝶134種,其中包括蟒蛇等13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外來物種入侵不容小覷
雖然那央濕地尚保存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但據高高和杰克介紹,因為周邊環境變化和外來物種入侵等原因,那央濕地也面臨著極大的考驗。如水面大面積泛濫的水葫蘆,正在逐步侵吞水蕨、水菜花等珍稀水生植被的生存空間,水葫蘆的泛濫和水體的富營養化有很大關系,另據村民們反映,附近還有一些養豬廠、養猴廠等,所產生的糞便會對地下水資源構成威脅。
高高和杰克表示,那央濕地因其特殊的火山地貌、充沛的降雨量,結合該地區西部高東南部及北部地區地勢低洼的特殊地勢,形成了獨特的火山熔巖濕地景觀、豐富的泉水勝地,這十分難得,所以廣大市民應該更加愛護和珍惜,有關管理部門也應該科學制定保護方案,對濕地保護和開發進行明確界定。
據了解,目前,我市正根據濕地獨特的自然、社會經濟環境,在科學調查基礎上編制相關保護和發展規劃,并劃定保護區域,堅持以生態保護為主的發展戰略,構建海口南部生態保護帶和城市居民休閑區。
記者陳延鵬 攝影報道
(海口網7月12日訊)
?
相關鏈接:
“火山”“濕地”交融 涵養海口生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