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一句“家電企業熱衷搞房地產是不務正業”引起熱議,有人為董明珠有錢不賺的定力點贊,也有人認為格力不做房地產,也并沒有高人一等。
有媒體統計過,在房地產火爆的十年里,很多制造企業都禁受不住誘惑,跨界進入房地產領域,投資開發房地產、炒地皮、炒樓盤賺快錢,家電行業亦是如此。如,早在2002年,海爾集團就成立了海爾地產,目前在青島有21個地產項目,并在濟南、太原、重慶、合肥、南京等城市也都有項目;美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美的地產2016年全年銷售額突破200億;而老牌家電海信、四川長虹、TCL集團也均有涉足。
事實上,不只是房地產,家電巨頭對金融領域也多有布局,以海爾、美的、TCL為首的家電企業紛紛進入以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為切入點,進入第三方支付領域,一時之間,金融業務似乎成為衡量一家企業實力的標簽。
為什么這么多家電企業選擇跨界?無非是迫于生存的無奈。眾所周知,因為需求飽和、轉型乏力,已經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的中國家電產業,如今卻面臨著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四大品類增長乏力的殘酷現實。
在家電行業進入全面低速發展階段的背景下,家電企業奉行“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理念,紛紛跨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才有了董明珠所說的“不務正業”。
但事實上,家電企業在分散資源的同時,并沒有出現所謂的拋棄主業,這一點可從上市公司的一季度報財務報表窺一斑。美的集團的營業收入、凈利潤最高;青島海爾的收入增幅最高;格力電器的凈利潤收益率保持第一,“三巨頭”陣營依舊牢不可摧。此外,TCL也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
或許我們該思考的不是家電企業可不可以跨界,而是如何做才能成為行業內的專家。畢竟業務多元化的企業,未必就做不好所謂的“主業”,而只做一樣業務的企業,也未必就有“工匠精神”。大企業有大企業的轉型思路,小企業有小企業的活法, ‘有多少水,和多少面’,沒有一個合適的模式去衡量所有的企業。要堅持企業的初心,專注制造業發展,做成行業內的專家,才是最具競爭力的經營策略。
?
相關鏈接:
格力向奧克斯索賠1億 系家電行業專利索賠金額之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