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團隊克服系列技術難題,申報專利87項,取得經濟效益超過1.2億元
姜宏:我的玻璃夢想在海南啟航
關注海南創新創業典型人才
-記者 李磊
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姜宏在來海南之前,在中國特種玻璃行業已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1982年,大學剛畢業的姜宏進入洛玻集團公司(前身為洛陽玻璃廠)工作,在接下來幾十年時間里,他先后完成20多項國家、省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特別是成功實現0.55毫米等系列電子超薄浮法玻璃產品的工業化生產,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和產品壟斷。
2011年,一撥來自海南的客人,改變了這位特種玻璃行業領軍人物的人生軌跡,也給海南玻璃研發找到了領跑人。
“降級”來到海南
2011年,海南大學和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找到姜宏,以“高校+企業”的獨特人才引進方式,打動了當時身為廳級干部的姜宏。
接到邀請,姜宏毅然放下“干部的身份”,“降級”來到海南。
“在海大與中航特玻來找我之前,也有很多企業單位和學校來找過我,但是我就是喜歡海大與中航特玻的‘企業+學校’的引入方式。”姜宏說。
姜宏說,當初選擇來海南,除了看重海南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以及不斷拓展的發展空間外,“高企+高校”的引進模式可以讓他就既能在高校教書育人,又能幫企業解決實際應用中的技術難題,個人的價值也可以得到更大發揮。
把創新放在第一位
來到海南后短短兩年時間里,姜宏在海南分別組建了海南中航特玻和海南大學兩支研發團隊,一邊進行項目研發,一邊培養創新型人才。
秉承著“創新”的理念,姜宏認為,在教與學中,都應重視思考與創新。他給予學生更多獨立的思考空間,并引導出新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教學。
在學生們眼中,姜宏是一位時常把創新掛在嘴邊的嚴師。他常說,學生不應局限于課本中的知識,將所學轉化為所思,并在所思中得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這才是學習。在實驗室里,姜宏的學生必須做到實驗數據毫厘不差,經常一個實驗要經過數十遍才能得到姜宏的認可。
再次創業成就“玻璃夢”
在海南六年,姜宏在他的特殊玻璃技術研發上,也是如魚得水。
在他的帶領下,其團隊攻克了“超厚超大超白玻璃的產業化”、“全氧燃燒技術在大型玻璃熔窯”等一系列技術難題,他的團隊申報專利87項,其中發明專利44項,技術推廣與產業化完成10項,銷售收入57114萬元,取得經濟效益超過1.2億元。姜宏個人也獲得海南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杰出人才、第七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可以說,到海南六年來,姜宏及他的團隊碩果累累。但姜宏認為,正是海南省人才政策和南疆這片創業熱土吸引他實現了自己再次創業的玻璃夢。對未來,他信心百倍,他說將堅持創新驅動、科技發展,讓中國特種玻璃夢想從海南騰飛。
(本報海口7月13日訊)
人物名片
姜宏,1961年生于河南省開封市,198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后獲得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博士學位,2011年至今任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海南中航特玻研發中心主任,武漢理工大學楚天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今年5月份,他被增選為2017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
相關鏈接:
外賓點贊海南諾麗產業 希望深入交流促成合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