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海口“創衛”成功贏得社會各界熱烈反響與廣泛贊譽
“創衛”結出碩果 譜寫芳香城市
詹長智(本人供圖)
“創衛”專家:
“創衛”雖已成功?努力永無止境
“海口終于如愿以償,新晉成為國家衛生城市。這份榮譽來得恰到好處。”海口市社科聯主席詹長智表示。
詹長智表示,“創衛”對海口而言,本來不是一件新鮮事,20多年前就謀劃過。然而,光陰荏苒,歲月磋砣。20多年過去了,海口的“臟亂差臭”依然如故。這是因為我們不出實力,不下實功。直到兩年前的一天,主政者發出振聾發聵之聲,立下軍令狀,這座城市才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兩年來的“創衛”之路,充滿了艱辛,也充滿了歡樂。多少人為此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之夜,多少人為此流下了汗水和淚水,然而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可以直白地說,“雙創”對于海口,是知恥而后勇,后勇而奮發,奮發而有為。
“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稱號,對于海口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詹長智說,平心而論,海口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的健康意識,與先進城市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我們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防止“臟亂差”的回潮和反彈。另一方面,要繼續攀登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新高峰,把海口真正建設成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成為市民的幸福家園和世界性的旅游勝地。成功意味著過去,不代表未來。有志者事竟成,有識者永不停步。把“雙創”形成的良好作風保持下去,把“雙創”的良好機制完善起來,海口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新的高度。
記者蔡康
(海口網7月15日訊)
謝榮花
社區干部:
凝聚社會正能量?增強群眾幸福感
“今天聽說海口‘創衛’成功后,我感到非常高興和欣慰,因為我們平時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居仁坊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謝榮花激動地告訴記者。
14日,記者來到居仁坊社區采訪時看到,入口處“居仁坊”字樣格外醒目,“15分鐘便民生活圈”示意圖讓人一目了然,走進社區便看到街道整潔干凈,商店繁多而齊全,店面招牌設置得精美統一,車輛整齊有序地停放在指定的區域內,社區居民活動廣場配備了許多健身器材,隨處可見環衛工人在清理垃圾。社區居民三兩聚在一起嘮家常,很是一幅和諧的景象。
謝榮花告訴記者,居仁坊社區是海口的一個老社區,原來社區環境衛生很差,基礎設施條件也不好,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文明素養不高。自海口開展“創衛”工作以來,居仁坊社區按照“創衛”的標準進行打造,主要是從美化、亮化、綠化等方面進行,社區開展清理衛生死角工作,道路上鋪設了精美的石磚,在墻壁上繪制古代寓言故事……
“現在社區居民的衛生意識提高了,社區環境變好了。聽到海口‘創衛’成功的消息,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感到很高興、很欣慰。”謝榮花說,通過“雙創”改善了社區居民生活環境,提升了居仁坊的精氣神,凝聚了社會的正能量,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
記者李嬌珠
(海口網7月15日訊)
陸受倫
環衛工人:
為了城市更美?再苦累也值得
海口的“創衛”工作終于有了成果,7月14日,全國愛衛會發文,命名海口市為國家衛生城市。消息傳出后,我市環衛工人紛紛表示“創衛”成功來之不易,將繼續努力,守護這一榮譽。
2015年7月,我市開啟“創衛”模式,全市上萬名環衛工人全身心投入,清理積存垃圾、整治衛生死角、潔凈城市環境……他們起早貪黑,默默地工作在大街小巷,只想為“創衛”獻力,他們的付出,使海口的城市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贊揚。
京環環衛公司工人陳世明說,海口“創衛”成功的消息讓人感到驕傲和自豪,每天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看到大街小巷變得越來越干凈整潔,大家也非常開心,如今“創衛”的成功讓大家嘗到了收獲的甜蜜,更會激發大家的勞動激情。龍馬環衛公司垃圾清運車女司機吳小莉表示,“創衛”的成功凝聚了全市上萬名環衛工人的汗水和心血,但是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城市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玉禾田環衛公司工人陸受倫表示,雖然每天都忙得像個“陀螺”,但得知“創衛”成功的喜訊后,覺得此前付出的辛苦都不值一提;京蘭環衛公司工人陳貞瑜說,參與“創衛”讓他們付出很多,但也收獲很多,她和同事們會更加努力,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成果,再苦再累也不退縮。
記者李傳華
(海口網7月15日訊)
?
鄭海珠
市政工人:
不懼烈日大雨?為保道路通暢
很多市民親切地稱市市政管理局排水管道養護所排水工人為暖心的“小黃人”,自“創衛”工作開展以來,他們默默奮斗在我市“創衛”工作第一線,每天辛勤勞作,揮汗苦干,為我市“創衛”工作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聽到海口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的消息時,秀英區養護隊的副隊長鄭海珠激動地說:“這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感到無比喜悅、激動和自豪。”
14日下午,在濱海大道與永萬路交叉口,記者見到了臉上滿是雨水,上衣早已濕透,正在清理排水井井口垃圾的鄭海珠。鄭海珠告訴記者,為了盡快把積水排完,排水工人要打開積水點路段的井蓋,并值守在井蓋旁,衣服淋濕了都沒有時間換。有時候積水把井蓋淹沒時,他們只能憑著多年的經驗,在水中慢慢摸索。“看不到井蓋的情況下真的很危險,但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不冒著危險去排水,那市民就危險了。”
不管是烈日驕陽,還是滂沱大雨,總能在道路上看到排水工人的身影。每天一大早,鄭海珠就要出門巡查路段,有時候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鄭海珠說:“累并快樂著,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本職工作,雖然累點苦點,但心里是充實的,現在‘創衛’成功就是我們最好的回報。”
記者陳麗園
(海口網7月15日訊)
?
彭日尚
志愿者:
保持激情熱度?鞏固“創衛”成果
全國愛衛會發布決定,海口“創衛”成功啦!聽到這個消息后,龍華區義龍東社區的志愿者彭日尚更是喜出望外,“我們再苦再累都很值得”。
彭日尚是位90后小伙子,祖籍徐聞的他是個土生土長的海口人,2012年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企業工作,在大學時就是優秀志愿者的他,回海口不久后又加入本地的志愿者隊伍,海口開展“創衛”工作后,他還成為一名網格員,義無反顧地宣傳、參與“創衛”。
2015年7月,海口吹響了“創衛”的號角,從這一天開始,彭日尚也開始了他“創衛”的雙份工作,上班時是網格員,下班后是志愿者。義龍東社區居委會管轄四條道路、20多個小區,還有半個龍昆上村,商業密集、流動攤販多、占道經營比比皆是、三無小區不少,“創衛”工作壓力大。開始之初,每天處理完手頭工作后,彭日尚還和社區其他志愿者上街宣傳“創衛”知識。彭日尚說,“創衛”伊始,許多市民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但是經過志愿者們的堅持不懈,市民的態度有了大轉變,不僅配合、支持“創衛”工作,還積極參與其中。
彭日尚說,雖然“創衛”工作已經成功,但他將繼續保持開始的激情和熱度,不忘初心,當一名出色的志愿者和網格員,鞏固“創衛”成果,為美麗海口添磚加瓦。
記者陳敬儒
(海口網7月15日訊)
李朵
海口市民:
環境越變越好?生活更加舒心
7月14日,海口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對于海口市民來說,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大事。“海口太棒了,我為海口驕傲”,市民李朵說,海口“創衛”成功太令人振奮了,大家的付出終于得到肯定,很激動,朋友圈幾乎都刷屏了。
“海口的變化真是太讓人感動了。”李朵說,自家小區西門旁,兩年前曾有一條馬路市場,每天都是臟亂差,周邊居民都希望能夠整改一下。沒想到,海口開展“創衛”工作以后,馬路市場立即消失了,環境一下子變得干凈整潔,小區門前各個鋪面都自覺進店經營了,道路寬敞了,生活也變得更方便了。
李朵說,“創衛”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廣大市民,各個店鋪都按照標準整改了,鋪面干凈了,職能部門也經常到餐飲店檢查食品衛生安全,讓市民吃得放心、生活舒心。
“創衛”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馬路、店鋪的改變,市民的休閑娛樂場地也大有改善。李朵說,現在不僅僅是大公園,就連各個社區、小街道、街心公園,都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場所,環境衛生變好了,人們的生活更舒心了。
“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能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創衛’成果,應該時刻銘記‘創衛’標準,鞏固保持好海口的美麗,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濱海城市。”李朵對這座美麗的城市充滿期待。
記者孫衍玲
(海口網7月15日訊)
?
相關鏈接:
讓“創衛”春風常綠椰城
海口:創衛錘煉好作風 苦干實干贏民心
“創衛”讓海口更美麗
【微評】創意,讓“創衛”更有趣
樟樹市考察學習海口“創衛”經驗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