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兒童被救援人員抱下直升機。圖由受訪者提供
7月15日下午1點25分許,成都的高先生帶著外地朋友在都江堰景區鯉魚嘴附近的河灘玩水。河水突漲,8人被困在河灘中心,湍急的河水沒過了膝蓋,其中有3個大人、5個小孩,情況十分危急。
110指揮中心接到高先生的報警電話后,由于當事人沒有交代清楚被困位置,便迅速組織沿河派出所警力沿河岸尋找。都江堰市南橋派出所民警勾銳和同事在鯉魚嘴附近岷江外江的河灘上發現了被困人員,但警車沒有攜帶救生艇,現場救援條件較差。
此時,正在都江堰上空進行常規飛行任務的駝峰通航獲知情況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機制,當班機長李江華、副機長賴昱駕駛一架R44直升機趕赴事發地點營救被困人員。
驚魂
突遇漲水 多種方式救援失敗
為招待外地的親戚朋友,7月15日,成都市民高先生決定帶著一大家人去都江堰避暑游玩。
快到都江堰景區門口時,高先生見一處河邊的陰涼地好停車,一行人便下車在附近休息游玩。“天氣熱,小朋友們都喜歡玩水,附近河灘上也有游客。我們就兵分兩路,一撥人在岸上燒烤,另一撥人就帶著小朋友進入河中玩水。”
“下水不到半個小時,放在河灘上的涼鞋居然浮起來了,我們意識到漲水了。”高先生說,整個河灘兩邊深中間淺,當我們反應過來要上岸時,來時的路已經被湍急的河水淹沒了。
高先生立馬撥打了110求救,率先趕到的都江堰市南橋派出所民警勾銳和同事,發現河水已經漫過被困人員膝蓋,先通過喊話穩定受困游客的情緒。在與趕來的消防隊員商議后,勾銳和救援人員研判,都江堰境內岷江突然漲水的原因可能與上游紫坪鋪水庫正常放水行洪有關。隨后緊急反饋指揮中心,聯系都江堰市水務局,協調紫坪鋪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停止放水。
“有熟悉河流情況的游泳協會人員帶著救生繩試圖游過去,第一次被急流阻擋。第二次從上游斜沖過去,終于抵達河心,送來了救生衣。”高先生說,這位熱心的救援人員在靠近事發地時,還不慎膝蓋被磕傷。
回憶起這次驚險的救援,高先生心存感激,“大家都在盡力想辦法如何救援。岸上還有一位老大爺,一直想把一頭綁上石頭的繩索扔至事發地。”
直升機懸停救人。視頻截圖
驚險
接近救援點 地面人員卻靠近尾槳
下午2點30分左右,正在都江堰景區執行旅游觀光任務的駝峰通航當班機長李江華和副機長賴昱,看到了金馬河湍急的河流中站著七八名四下張望、不知所措的游客,其中還有幾名兒童。
“大概是從魚嘴出發,往下游大概兩三公里的位置。”李江華立即向駝峰通航青城山機場運控中心反饋消息,不到兩分鐘,上級指示立馬中斷旅游觀光,并用當前的直升機進行救援。
接到任務后,李江華和賴昱立馬掉頭返回停機坪放下艙內游客,并接上“體重較輕”的劉茗中協助救援。
在這來回直線距離共10公里的飛行中,指揮中心第一時間用互聯網調取了事發地的水文,地形以及天氣數據情況,傳輸至艙內。“風速,風向以及濕度對直升機性能是有影響的,我們需要依照相關的數據去保障直升機任務的執行。”李江華說,對于這種河面低空救援,最大的考驗是跨河電線,一旦碰觸后果嚴重。
北風7-8m/s,區域溫度30℃左右。拿到數據后的李江華和賴昱立馬研判,最終選擇了向北著陸接近救援點。“不能順風,必須逆風。”李江華表示,飛機的油量、重量與平衡的計算以及尾槳所在的位置都是要考慮的要素。
“接近救援點時,我們發現了下面當地的一位參與救援的人員,他正往飛機尾槳所在位置靠近,如果被尾槳打到又會發生事故。”艙內人員立馬向該救援者打手勢示意,讓其改向離開,避免了危險發生。
驚心
游客著急往上爬
差點導致飛機失衡
由于在離河岸20多米的事發處,飛機無法完成著陸,只有在離河面20到30厘米處進行懸停。
此刻,擺在李江華和賴昱面前最大的考驗則是對空間定向障礙的克服。“這是在寬闊水面進行懸停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沒有經過相關懸停的訓練,對飛機的平衡把握不好,就會造成操作失控,導致飛機落水。”
李江華目測著遠處河岸平面的參考點,了解飛機于所處河面的平衡狀態,副駕駛賴昱則參考艙內的儀表,從數據上來把控飛機的懸停姿態。而身后的劉茗中則打開救援之門,蹲在起落架上,指揮協助游客登上直升機。
沒有事先的電話溝通,救援者之間和被救者達成默契。“下面的大人先把幾個小朋友抱起一一遞給我送入飛機,之后再自行爬入艙內。”劉茗中說。
據了解,兩位飛行員采用懸停方式,先后三次:第一次4個小孩,第二次一個小孩一個大人,第三次兩個大人,將被困游客成功救援上岸。
“在第三次救援時,一位大人先登上了飛機,還未坐穩,另一位大人心急就往艙內爬。”劉茗中說,直升飛機懸停僅離河灘20到30厘米,其最大的風險是乘客登機時,重量突然單邊增加,有極大的失控風險。“我立馬示意那位游客不著急登機,等艙內游客坐穩后,再安排其入艙并落座相對的位置。”
李江華說,此次救援用時不到15分鐘。將被困人員安全送抵駝峰通航空中游覽游客中心后,經檢查生命體征平穩并無大礙。
據了解,這是駝峰通航第一次采用懸停方式參與救援。他們已加入了都江堰民間應急救援組織,參與過省內一些突發事件救援。
記者從都江堰市了解到,都江堰方面將對參與救援的機組和飛行員進行表彰。
制圖/高翔
解讀
金馬河承擔不定期泄洪 水位易漲
梳理近年來多起市民、游客耍水被困事件,記者發現,大部分游客自述為:“開始下河的時候,看見水很淺,結果耍了一會兒,水就漲起來了,無法上岸。”金馬河的水流變化,為何差異很大?都江堰市水務局金馬河管理站站長張衛進行了解讀。
“成都金馬河全長70余公里,流經都江堰、溫江、崇州、雙流、新津五區市縣。由于是都江堰外江,承擔著防汛抗洪的責任,每年夏季都會有游客在金馬河被困。”張衛說,在汛期,泄洪是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時放水,因此此河段水流變化極大,半小時前后水位就有很大差異。
《2014年、2015年金馬河泄流次數》統計表顯示,從2014年1月至2015年,紫坪鋪共泄洪545次,僅有57天沒有泄洪。最集中的泄洪期出現在5至9月,2014年的這個時間段只有一天沒有泄洪,2014年10月、11月和2015年2月是泄洪次數最少的月份,每個月均有10天以上沒有泄洪。
金馬河管理站:游客不能下河
有網友在封面新聞客戶端留言表示,萬一貪涼耍水沒帶手機,沒有收到上游放水的通知咋辦?都江堰市水務局金馬河管理站站長張衛嚴肅提醒:“上游有放水會滾動通知。即便當天沒有放水計劃,任何市民和游客,都不應該冒生命危險下河。”
張衛介紹,上游紫坪鋪有泄洪放水計劃后,會提前下發通知到都江堰市和金馬河沿線區縣的防汛部門。以都江堰為例,這個通知會第一時間發放到各鄉鎮,河段所屬的“河長”會落實沿線巡邏。金馬河沿線,也有警示標語,禁止下河。水務局也有專門的巡邏隊,每天沿線排查。
新聞鏈接
每年都有人下河耍水被困
記者梳理了去年一些市民、游客下河耍水被困事件,希望市民能珍愛生命,遵守河道管理規定。
2016年4月
消防官兵在距離金馬河大橋150米處的河心,泅渡通過安全繩救回11名受困學生;4月13日,消防官兵在新津金馬河大橋河灘上救回4名受困越野車乘客,當時水已淹沒越野車引擎蓋。
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金馬河大橋傳來險情:1輛越野車和4名游客被困河心孤島,水位繼續上漲,游客生命受到威脅。救援官兵用橡皮艇接回了被困群眾。
4名來自射洪縣的小伙子在雙流區金橋鎮金馬河游玩,上游突然漲水,4人被困河中小島。救援人員通過發射拋繩槍,把4人成功救回。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賴芳杰楊晨
?
?
?
?
相關鏈接:
兩走失兒童馬路中間玩耍 海口交警助其回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