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文化,是發展鄉村游的靈魂。以本土文化鑄魂,以當地村民為本,成為中廖村發展美麗鄉村游的路徑。近日,華僑城(海南)公司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從中尋覓一些具有文藝特長的村民,吸納進華僑城海南公司舞蹈演藝團隊。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海南中廖村挖掘黎族文化發展鄉村旅游 村民成代言人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7-16 11:32

      中廖村美麗鄉村游。

      舞蹈老師隆佳君在教中廖村村民跳黎族舞蹈。

      美麗的中廖村格桑花海。

      “文化,是發展鄉村游的靈魂。以本土文化鑄魂,以當地村民為本,成為中廖村發展美麗鄉村游的路徑。近日,華僑城(海南)公司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從中尋覓一些具有文藝特長的村民,吸納進華僑城海南公司舞蹈演藝團隊,并對村民進行系統化的文化演藝培訓,讓村民蛻變成為“演藝人員”,成為公司員工,幫助村民找到持續發展的“金飯碗”。在文化興村上,海南華僑城公司更加注重保留原生態、就地取材和挖掘本地文化,努力做到原汁原味和精致化。正在升級的中廖村有望迎來文化的華麗轉身,鄉村開發與村民發展將攜手并進,比翼齊飛。”

      以本土文化鑄魂

       村民成為文化代言人

      中廖村想要發展鄉村旅游,就要挖掘好本土的黎族文化,為鄉村游“鑄魂”。如何對中廖村具有歷史記憶的文化元素、文化符號的深度梳理與解讀及有效開發,是該村永久發展的必備條件。

      鄉村旅游的打造,特色文化是亮點。中廖村的鄉土文化品牌,具有文化經濟與精神的雙重價值,能夠提升文化軟實力。鄉村旅游要在文化特色上下工夫,就要對文化的歷史與現實進行融合、創新,讓村民成為文化代言人,進行一次文化融合的創新與探索。

      勾腿、扭腰、碎步,一顰一笑,伴著歡快的音樂,《拾螺歌》、《竹竿舞》等黎族舞蹈逐一上演,一場黎族舞蹈盛宴,攪熱了午后寂寥的中廖村。誰也不知道,在阿爸茶社門口的這群身著黎族服裝的歡樂的舞者都是中廖村村民。看完別有風情的舞蹈,再聆聽村民表演鼻蕭與唎咧,悠揚、清麗的樂曲帶著大家追憶黎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故事。7月13日,華僑城(海南)公司再次對這群“新進”員工,進行舞蹈演藝系統培訓,舞臺上的村民神采奕奕,歡欣鼓舞。

      中廖村如“人閑桂花落”的世外桃源,在鄉村中,它是景區;在景區中,它有鄉愁。有了村民的原生態演藝,配合鄉愁味道,吸引游人絡繹前來。黎族文化展演就是為了讓蘊含黎苗文化魅力的竹竿舞、打柴舞等黎苗舞蹈成為黎族文化的代表性舞蹈,成為中廖村最閃亮的文化名片,通過黎族舞蹈、演出延長游客逗留的時間,讓游客能夠參與其中,感受黎族文化魅力。華僑城(海南)公司相關負責人趙傳建告訴記者,中廖村發展得立足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民風等都是中廖村的文化特色和人文價值,但如何將這些文化潛力化為市場動力?答案就是走一條主打文化招牌的鄉村旅游發展之路,村民原汁原味表演,就是最大的亮點。

      如何讓村民融入進來?華僑城(海南)公司費了不少心思。腳上沾滿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著多少真情。趙傳建說,為了讓村民融入演藝團隊中來,該公司員工磨破嘴皮子。不少村民性格比較靦腆,不喜歡“拋頭露面”的工作,他們就一家一家走訪,一家一家考察。發現有特長的村民,就一對一進行思想溝通,目前已經發現有10多名會跳舞、吹鼻蕭、唎咧、制陶、織黎錦的村民。經過軟磨硬泡,最后這10多名村民愿意加入文藝演出隊伍,成為美麗鄉村演藝隊伍的一員。

      “鄉村旅游應該是一種立體文化體驗,要讓游客走入原生態的鄉村環境里,看到村民的原汁原味的表演,激發起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這才是鄉村旅游的最高境界。”吉陽區旅游文體局局長李建鋒說,中廖村的村民以及原汁原味的文化就是文化傳播的最好的載體。

      以當地百姓為本 讓村民成為受益者

      鄉村旅游是以鄉村為背景,以農村自然風光、農業生產過程和農民生活場景為主要吸引因素,以城市居民為主要消費對象進行的一項旅游活動。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最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村民,村民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村民應當是美麗鄉村建設開發的參與、建設、管理、受益者。

      “我是保亭人,幾年前嫁到中廖村,有兩個孩子,是專職家庭主婦”中廖村村民黃菊金告訴記者,丈夫出去打零工,她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中廖村打造成為美麗鄉村,她的命運軌跡開始發生了改變。

      “因為會跳竹竿舞,竟成了舞蹈演員,在家門口跳舞,還能領幾千元工資。”穿著黎族服裝、帶著黎族銀飾的黃菊金笑著說,跳喜歡的舞蹈,還能賺錢,又能帶孩子,一舉兩得。如今的她,幸福都寫在臉上。

      “現在村里會吹唎咧的已經不多了,我時常在村里吹,沒有人聽,久而久之也沒有了興趣。有時候練練,也就是打發無聊時間。”中廖村民陳仁卿說,誰曾想到,這個他唯一的愛好,竟然成為如今增加收入的“金飯碗”。

      目前,已經有10多位村民成為公司員工,每個月可以領取幾千元不等的工資,有的公司還買五險一金。趙傳建說,這只是美麗鄉村讓村民嘗到甜頭的開始,該公司在產業興村上下工夫,用產業發展帶動美麗鄉村的騰飛。只要更多的產業入駐,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村民,不離土、不離鄉,根據自身的特長,就地就近轉化為三產從業人員,通過提供住宿、餐飲、娛樂、銷售手工藝品和農產品等方式來增加收入,提高農業和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讓中廖村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吉陽區委書記陳躍說,中廖村要圍繞旅游業做文章,打通一產和三產間的關聯,促進農旅結合、農旅融合,進一步拓寬村民就業創業的空間。根據中廖的特色和優勢,充分挖掘鄉村生態、歷史文化、鄉土民俗的獨特魅力,加快發展農家樂鄉村旅游服務業,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創業就業平臺和增收機會,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起于文化活于產業 留住記憶留住文化

      美麗鄉村游逐漸從旅游市場的配菜轉變成為“主菜”,做好中廖村本土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旅游產品還得繼續改進。美麗鄉村的建設還是要起于文化,活于產業。鄉村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大載體,美麗鄉村要體現“現代骨、傳統魂、自然衣”,體現留住山水、留住記憶、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

      “產業好比中樞按鈕,一旦啟動,便可帶動整個大機器活躍運轉起來。”陳躍說,中廖村穿上文化衫后,如何找準文化的特色產業定位,并非易事。事實上,產業定位,關鍵圍繞“優勢”展開。優勢何來?來自對現有資源的深度挖掘。例如,中廖村的文化如何梳理、挖掘、保護。文化特色在哪里?特色產業一旦選定,就要搶抓機遇,整合資源。

      陳躍說,除了發展文化產業,還可利用民宿等旅游產業,帶動農業發展,把游客“向田里引,往民宿里引”,把中廖村作為景區來打造。還可以設計開發騎行運動、垂釣、科普等參觀體驗性的娛樂、運動鄉村旅游產品,擴大豐富采摘業種類和農家樂形式,配套釀酒、黎錦、有機蔬菜和無公害稻米等鄉村特產銷售,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平臺。

      此外,吉陽區還有華僑城海南公司要不斷完善“美麗鄉村”機制增活力,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居民的自治能力,確保創建工作可持續、見長效;要引導居民改變思想觀念,動員村民創業就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探索農旅結合,促進特色民居及旅游產業的不斷升級,讓中廖村成為三亞推擠全域旅游最耀眼的一顆珍珠。

    ?

    相關鏈接:

    劉奇葆在海南調研 考察了三亞市中廖村等地
    三亞中廖村開園 吸引眾多島內外游客和騎行愛好者
    海南中廖村打造既美又富美麗鄉村 村民融入景區建設
    拒絕短期利益誘惑守住生態底線 中廖村迎來快發展

    ?

    相關鏈接:
    海南中廖村打造既美又富美麗鄉村 村民融入景區建設
    三亞中廖村開園 吸引眾多島內外游客和騎行愛好者
    劉奇葆在海南調研 考察了三亞市中廖村等地
    [來源:三亞日報] [作者:楊洋] [編輯:馮韋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