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海草床里的海膽。
海草床里生長的灘棲螺。
海底草原——海草床。本組報道由海南大學黃勃教授供圖
海草床,是除紅樹林和珊瑚礁之外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之一,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也是全球多樣性保護的主要對象之一。海南是我國海草分布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海南島周邊海域分布著較大面積的海草。近日,海南大學教授黃勃向媒體發布了他的初步研究成果:海南島東部新村灣和高隆灣兩大海草床共分布有8種海草和60種大型底棲生物,為大家揭開了一個神秘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海草生產力很高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海底居然也有茂密的“草原”,也有隨水流搖曳生姿的綠草與鮮花。
在海南島沿線多處,碧藍清澈的海灣底層生長著翠綠茂盛的“海底草原”,即大面積的海草場,面積分別為3平方公里至5平方公里不等,包括喜鹽草、小喜鹽草、海菖蒲、泰來草、二藥藻、絲粉藻、齒葉絲粉藻、針葉藻等多種,海草高的達1米多。
“海草是海洋中唯一能夠開花的植物。”黃勃介紹說,我省的氣候環境等較適宜海草生長,種類也較多,在近海岸、潟湖等區域較為常見。在一些沉積物比較細、風浪較小的區域,海草床的生長尤為茂盛,海草床最高覆蓋率能夠達到95%。
在黃勃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海草帶狀葉片的柔軟,生于葉叢基部的花朵,還有高出花瓣的花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適應水生生活環境。例如,大葉藻是鮮艷的綠色,春夏兩季生長繁茂,花為淡黃色。蝦形藻甸甸的莖和根固著巖石上,葉細長、鮮綠色,每年的三四月份長出花枝,花苞待放。
海草常在沿海潮下帶形成廣大的海草床,是高生產力區。生物學中有個名詞叫初級生產力,這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固定并轉化為有機碳(如葡萄糖、淀粉等)這一過程的能力。初級生產力是地球上的幾乎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生長的原生力量,而海草是初級生產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之一,是海洋高生產力的象征。
“海草生態系統的年初級生產力約為500-1000克·碳/平方米,可以達到珊瑚礁生態系統的3倍。”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員凌娟如此介紹。正因為生產力高,因此腐殖質特別多,成為了底棲生物的樂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