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國防科技大學舉行2017屆本科畢業典禮,準備就緒的大禮堂里卻臨時空出了許多座位。原來,連日的暴雨導致湖南多地受災,6月30日傍晚接到緊急救援通知后,國防科大迅速組織150名以大四學生為主的官兵搶險隊伍連夜馳援湖南益陽桃江抗洪一線,10點即到達搶險地域,學員們冒著特大暴雨扛沙袋、筑堤壩,在與當地百姓共同守堤中度過了自己的畢業典禮。
把救災現場當“畢業典禮”,將扛著沙袋、站崗放哨的軍姿當“畢業照”,這樣特別的畢業禮令人動容,也將在學員心中留下愛國愛民的深深烙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國防科技大學的學員們以決心和行動,在“國家觀”這張畢業考卷上取得了高分。
“國家觀”并不玄妙,也并不遙遠,小時候歌詞里唱的“愛祖國、愛人民”就是國家觀的核心內容。愛祖國,就是熱愛祖國的悠久歷史,熱愛祖國的山川河流,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尤其是熱愛在祖國大地上生活著的同胞親人。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中國人的國家觀從始至終都和人民聯系在一起,愛人民就是愛國家,愛國家就必須愛人民。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樹立正確的國家觀,踐行愛國理念,實現中國夢,歸根結底,都必須具體落實到幫助人民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上來,就像國防科技大學的抗洪學員們所做的一樣。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青少年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打好愛國愛民的精神底色,需要在青少年時期就夯實基礎、確立信仰。學校教育對于學生成長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的教材教輔、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中,都要注入愛國愛民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國家觀,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應特別重視加強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學習和了解。歷史文化情感和知識的薄弱,往往是國家觀出問題的根源。今年下半年即將全國使用的“部編本”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篇目較原人教版教材增幅達80%,占到所有篇目的30%,這也正是為了從小就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
愛國愛民的國家觀的學習,必須在實踐鍛煉中加以體認、強化和升華。對于學校而言,不僅應該在校園內營造更重實踐的環境,更應該打通校園和社會的通道,將學生的所學所得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在社會中踐行所學,以所學影響社會,促進愛國愛民在校園內外蔚然成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