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業廳邀請全國林業行業專家學者共話林業產業發展
要把林業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
“健全文明生態制度體系,海南可以先行先試,做出一個樣板。”
“海南有巨大的生態服務功能優勢,要把這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產業,就要在產業定位上做文章,突出特色。”
17日上午,在省林業廳的會議室里,一場圍繞從海南林業產業上推進生態建設主題的座談會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海南花卉協會等林業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產業帶頭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思想碰撞出火花。
80多歲的中國社科院教授王松霈退休后在五指山居住多年,昨晚冒著大雨從五指山趕來海口參加座談會。“我聽省林業廳的人說海南現在開展大研討大行動活動,要搜集各界對海南發展的意見,我特別贊同,一定要趕過來把我對海南發展的意見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座談會上,王松霈第一個發言,他認為海南要把森林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來建設國際旅游島,并從如何正確處理生態資源保護與開發關系上,提出了挖掘自然生態系統生產力的觀點。“海南要明確生態經濟系統觀,把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林中空中旅游這些都要做起來。”
談到打造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產品,國家林業局規劃院高級工程師喬永強認為,海南近十多年來,生態建設和保護既服務了海南社會經濟發展,但也面臨高強度開發建設造成的巨大壓力,以城市發展、旅游休閑產業、房地產業發展為代表的發展模式,深刻影響了海南沿海的生態格局和自然風貌,生態建設是服務于海南發展的。
“海南要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好外部環境條件,促使生態環境建設升級與優化。”喬永強提出了海南可設立國家公園的設想,并通過國家公園來升級森林資源保護模式,再開發生態觀光、森林康養、自然認知等旅游產品。
海南在生態文明建設上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鄭曦結合紐約、北京、深圳等國內外優秀案例,從生態修復、生態提升、生態游憩等方面對海南的生態建設給出了策略建議。鄭曦認為,海南先要摸清全省自然資源家底,再做好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專類品質規劃,還可開發具有熱帶植物典型代表性的主題類公園,如椰林、海棗林、三角梅公園等,提升林業知名度,助力旅游業發展。
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專家的關注點。中國林科院熱林所所長徐大平研究員說,海南的橡膠林因用工荒、競爭力下降、經營成本上漲等原因在逐步退化,應當把橡膠退化當做轉型機會,發展沉香、紫檀、楠木等珍貴樹種,同時利用珍貴樹種林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做大森林旅游產業,延伸出珍貴木材加工、保健品、工藝品等加工貿易產業,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彎道超車”。
座談會召開的4個多小時里,省林業廳的領導班子以及各處室、直屬單位的負責人聽到精彩的觀點頻頻點頭,認真做著筆記。
“這些觀點對我們非常有啟發,座談會上收集的問題、建議,我們將認真思考研究,形成研究報告,吸納到今后的林業工作中。”省林業廳廳長關進平表示,今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專家智庫來舉辦座談會,搜集行業意見,推動海南林業工作,推動美好新海南的生態文明建設。
?
?
相關鏈接:
海南今年要完成近7萬畝林業生態修復 遏制非法占用濕地
海南整治林業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活動 涉及30處各類林業自然保護區
海口市林業局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今年海口造林以修復林業生態為主線 計劃造林1萬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