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數字海南三維演示系統”首次面向公眾展示。記者劉麗萍攝
7月18日,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海南省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示范”年度會議在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召開。來自海南省和三亞市有關部門的領導,以及項目合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共70余人參加了會議。
項目承擔單位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楊天梁所長歡迎專家們蒞臨檢查和指導,表示要全力支持該項目按照任務書要求順利實施,確保項目成果落地,滿足海南省各相關部門對空間信息產品的需求。
項目負責人、海南省地球觀測重點實驗室主任郭華東院士首先向與會來賓介紹了項目的總體情況。該項目目標于建設海南省天空地一體化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海南省典型行業的空間技術應用示范,滿足面向新時期海南省社會經濟發展中對于空間信息產品的快捷、準確、個性化共享服務需求。項目將推動海南省完整的遙感信息產業鏈條的形成和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中國-東盟空間科技合作和服務,實現海南省空間科技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等國家戰略的發展。
隨后,李國慶研究員代表來自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省農墾科學院等三家單位組成的項目執行團隊匯報了具體進展情況。其中“天空地一體化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課題已經初步建成了海南高分衛星大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和服務系統、實現了超過200TB覆蓋海南全域的天空地一體化遙感數據獲取和匯交、并據此生產了8個高質量深加工數據集、發布了海南省空間大數據教育和政府服務門戶,建成了“數字海南”三維可視化服務系統;“海南省資源環境遙感動態監測應用示范”課題依托大數據服務平臺提供的遙感數據,和海南省相關合作單位一起開展了海岸帶生態環境、農業、林業、旅游與文化等四個海南典型行業領域的遙感應用技術與方法的示范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海南特色研究成果。
該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數字海南三維演示系統”首次面向公眾展示。該系統以“數字地球”的理念展示了項目的系列成果,包括天空地一體化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南海島礁遙感監測成果、海岸帶變遷、海岸帶生態(如紅樹林)、農情監測、熱帶林分布和監管、文化旅游和地質旅游挖潛等海南省資源環境遙感動態監測與應用成果。
雖然該項目執行時間剛剛一半,但是利用空間觀測大數據服務于海南省社會經濟發展的相關成效已經顯現出來,比如作為三亞市應用示范的“雙城雙修”工程遙感監測,客觀、清晰、精確地呈現了“雙城雙修”工作前后及過程中三亞市的逐步變遷;海南東亞飛蝗監測結果受到了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海南植保部門、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海南分會等單位的認可,并被采納作為2017年全國和海南制定蝗蟲精準防控策略的重要科學依據;海岸帶填海工程和島礁監測工作為海南省相關部門提供了數據和技術支持。項目在其他研究工作也發現了大量值得關注的現象,可以為海南各級政府更好進行社會和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更深入的科學依據和決策參考。
海南省科技廳朱東海副廳長在總結中充分肯定了該項目在組織實施、項目管理、科學研究、落地應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強調了建立海南省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對于滿足海南省社會經濟發展中對于空間信息產品的快捷、準確、個性化共享服務需求的重要意義;要求該項目在現有成果基礎上,繼續發揮遙感在海南資源環境動態監測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在多個領域的應用示范,服務于海南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希望該項目成為省科技創新的典范之作。
會議期間,項目成果采用23個展板呈現,集中展示了該項目取得的各項成果。與會領導和專家參觀了項目成果展,對項目的進展和取得的成果表示滿意,并對海南空間大數據中心和應用示范工作提出了大量非常有價值的建議和合作意向。
“海南省遙感大數據服務平臺建設與應用示范”年度會議在三亞召開。記者劉麗萍攝
?
相關鏈接:
加油方便啦!海南中線高速首對服務區加油站開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