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體育的追夢人。全運會的改革,給了他們一個圓夢的契機。新華網體育推出2017全運會系列報道之“我要上全運激勵一代人”主題策劃,聚焦這次登上全運會舞臺的群眾項目和體育愛好者。
黎斯德(藍衣者)在第十三屆全運會籠式足球決賽階段的比賽中。(黎斯德供圖)
新華網體育天津7月13日電(張安琪 萬明月)這個夏天,對于有夢想的人,注定是幸福的。
黎斯德,一名消防官兵,也是一名業余足球愛好者。
小學時,他走進了足球世界。
16年前的那個深秋,中國男子足球隊歷史上第一次打進世界杯決賽圈。在那個數億國人歡慶的夜晚,足球在黎斯德心中有了更深的烙印。
盡管與職業足球無緣,但他的夢想始終如他當初踢球時一樣。
不曾想,這個夢想,在這個夏天,實現了。
剛畢業入伍第一年的黎斯德(前)在足球比賽中。(黎斯德供圖)
“紅色戰車”延續夢想
海南,并不是職業足球的沃土。
職業足球,在黎斯德這一代踢球人的印象中是陌生的。
黎斯德說,他是個踢野球的。“曾想過通過踢球能夠晉升到更好的學習平臺,但未想過踏入職業足球,海南與職業足球,似乎有些隔離。”
黎斯德的求學之路與足球并沒有分開,大學時,他就讀的是海南師范大學,主攻的是體育教育足球專業。
畢業后,他參軍入伍,進入消防部隊。
之所以沒能從事和足球有關的工作,黎斯德表示,這和當年海南足球的大環境有關,“當時海南足球賽事較少,全國還未開展校園足球等青少年培養計劃,教練員需求量不大,在尋找就業機會的過程中有幸考入消防部隊,開啟了軍旅生涯。”
但足球卻未離開他的工作與生活。
他是幸運的。在他所在的消防部隊,有一支叫“紅色戰車”的足球隊。這讓他有了伸展一技之長和延續夢想的空間。
“紅色戰車”足球隊的全稱是海南消防紅色戰車足球隊,組建于1998年5月。之所以叫“紅色戰車”,黎斯德解釋說,因為消防車的顏色是紅色。
“紅色戰車”足球隊以海南消防官兵為主。球隊組建之初,經費由隊員AA制、或由管理人員自掏腰包,由于AA制給隊員增加一定的負擔,球隊一度難以為繼。
然而這些熱愛綠茵場的足球愛好者難以割舍對足球的情懷。
沒經費,就購買廠家直銷的無包裝便宜礦泉水,穿回力足球鞋和便宜球衣、球襪,且球衣一穿兩三年不換。
海南常年高溫高濕,或烈日當空、驕陽似火,或烏云壓頂、狂風暴雨,球隊的訓練常常是頂著烈日,或冒著風雨進行。酷暑之下,隊員揮汗如雨,渴了喝口水,訓練服濕了擰干再練,皮膚越曬越黑,但沒人偷懶,沒人叫苦,沒人抱怨。
條件的艱苦和訓練環境的惡劣磨練了“紅色戰車”球員的意志品質,讓他們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鐵軍”。他們也更加珍惜足球。
漸漸地,加盟“紅色戰車”的隊員越來越多,直至近年每年都能補充新鮮血液,每年都有志同道合的隊員加盟。
如今,這支隊伍幾乎聚集了海南業余足壇的所有精英球員。這支隊伍的意志品質一直傳承。
黎斯德(前)在2015我愛足球武漢賽區的比賽中。(黎斯德供圖)
黎斯德(右)在2016我愛足球總決賽比賽中。(黎斯德供圖)
踢球時消防衣不離身邊
黎斯德說,共同的愛好讓他們相聚在“紅色戰車”。
平時,黎斯德他們訓練、執行任務工作很重。也因此,才讓他們更加珍惜在一起踢球的時光。
“‘紅色戰車’的隊員都對足球十分熱愛,即便頂著烈日、冒著風雨,大家也不愿缺席在一起踢球,”黎斯德說,“此外,踢球也幫助我們提高了身體素質,更好的運用到消防工作中,最明顯的就是爆發力的提升,工作中提著水帶跑、接水帶的動作,明顯比別人快。”
身為一名消防員,要24小時處于備戰狀態,隨時等候命令,對于他們來說,就連訓練也要把“戰斗裝備”帶在身邊。
“訓練時我們會把‘戰斗裝備’帶在身邊,到訓練場后,會專門安排一名接警員在場邊等調度電話,只要有任務我們會馬上投入戰斗,”黎斯德說,“在到達任務地點前,我們都會全部武裝好,隨時可投入戰斗。”
此前,“紅色戰車”會參加一些海南省內的足球賽事,既有官方賽事,也有民辦賽事,以十一人制足球比賽為主,兼顧五人、六人和七人足球比賽。直到2015年,“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這個平臺,讓他們有機會走出海南,參加全國的比拼。
2015年,“紅色戰車”參加“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大區賽(武漢賽區)社會組五人制足球賽,在決賽中點球惜敗獲第二名。
2016年,“紅色戰車”參加“我愛足球”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大區賽(成都賽區)社會組五人制足球賽,榮獲第一名,挺進海口總決賽。最終,他們把獎杯留在了海南,勇奪桂冠。
2017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5人制社會組預賽同時也是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比賽籠式足球項目預賽。5月,海南省組織了全省選拔賽,在此基礎上,按照“從中推選優勝隊伍或優秀球員組隊”的原則,以海南消防紅色戰車足球隊為班底,組建了海南省籠式足球男隊。
在隨后進行的全運會預賽中,海南省籠式足球男隊在南寧賽區的比賽中勇奪預選賽第一名,同時獲得了進軍天津全運會總決賽資格。
全運,夢想照進現實
“真是做夢也想不到,這次全運會有我們在。”站在天津全運會決賽賽場上的黎斯德對記者說。
過去兩個月,對于黎斯德和“紅色戰車”來說,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兩個月。
在全運會預賽中,海南隊和廣東、廣西隊等強隊分在同一賽區。
“廣東隊實力比較強,不敢想象,我們能進入附加賽,并最后進入總決賽。”回想起一個半月前那驚心動魄的幾天,黎斯德至今興奮不已。
在循環賽中,海南隊以小組賽第二的成績殺入決賽,并在決賽中擊敗了廣東隊,闖進了這次在天津進行的籠式足球總決賽。
為了備戰全運會決賽階段的比賽,海南隊進行了集中訓練。對此,黎斯德的領導和家人都給予了充分的支持。
“領導很支持我們,在隊里也做了一些全運會群眾性項目的宣傳工作,在備戰全運會期間也允許我們以脫產的狀態進行足球訓練。”黎斯德說。
對于家人,黎斯德更是感激,“平時因為工作在家時間就很少,現在還要兼顧訓練,私下里盡管家里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埋怨,但他們對我參加全運會都十分支持,我很感激家人。”
來到天津,“高大上”是黎斯德直觀的感受,“享受”是黎斯德內心真實的寫照。
“賽事的運作和保障與我們平時踢的比賽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安檢、興奮劑檢測,太正規了,有點不適應。”黎斯德說。
這樣的氛圍讓黎斯德享受其中,“重在參與,這是我們的草根世界杯,”黎斯德說,“成績已經無所謂了,主要就是享受這個盛會,享受為群眾體育愛好者搭建的平臺。”
盡管嘴上說成績無所謂,但到了賽場上,黎斯德和他的隊友們還是會拼盡全力。最終他們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還是有些遺憾吧,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黎斯德心里有些不甘。
“不過能站上全運會的舞臺已經證明了我們海南足球的進步,”黎斯德說,“這幾年,海南民間足球的變化真的很大,現在海南的足球平臺很好,政府學校重視了,場地多了,賽事多了,有了很多青訓機構,有了出省參加高水平賽事的機會,很羨慕現在踢球的孩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