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印象之四:爭做環保急先鋒陜京四線生態施工貫始終
烈日當空,酷熱難耐。
7日天氣放晴,一掃之前的陰霾,但是氣溫也隨之飆到30多度,久違的太陽開始展現威力。當天記者一行繼續行走,前往位于北京懷柔地區的懷九河穿越施工現場。
北京懷柔地區的懷九河穿越施工現場
該施工點位于北京市懷柔區渡河鎮花木村,記者現場了解到:該處工程施工地山體陡峭、高差大,巖石等級堅硬,大型設備無法進入,施工難度大;而且山下即為懷九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
現場負責人說,在施工方案制定之初,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保護,就被作為重要考量,在經過相關部門多次的現場勘查和專題研討,并得到上級主管部門批復后,最終決定采用微型盾構穿越的施工方法,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環境影響。
陜京四線全線,要途經沙漠、黃土溝壑及山區等,很多地方既是地形地貌復雜的地區,也是生態環境脆弱或敏感的地區。對沿途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就成了工程建設的重大考量。
項目運用多種手段和措施,來確保實現生態施工:
施工前。預先進行環保風險評估,制定相應預案。
施工中。定期組織抽查、聯合檢查;并委托專門的環境監理,水保監理負責相關工作;加強對施工作業的管理,及時減排、回收;組織進行安全環保教育,樹立“環保優先、安全第一、質量至上、以人為本”的理念。
完工后。對工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壞,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和規范要求,進行原貌恢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陜京四線,堅持生態施工,秉承環保理念的建設實踐,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陜京四線輸氣管道,是繼陜京一線、二線、三線后由西部向華北及環渤海地區供氣的又一條干線輸氣管道,是我國天然氣管網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之一,也是2022年冬奧會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未來,陜京四線還將進一步實現同中亞管道等西部來氣,陜京一線、二線、三線、永唐秦管道及未來的中俄東線管道的天然氣管網的相互聯通,增強供氣的可靠性、靈活性,進一步優化天然氣供應格局,滿足沿線各省市不斷增長的用氣需求,不斷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助推低碳經濟發展,促進節能減排目標的早日實現。
?
?
?
相關鏈接:
"海口環保"客戶端上線 "動動指尖"就能投訴環保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