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馬:用“繡花”功夫編織美麗龍華
組織開展革命歷史傳統教育活動。
機械化作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清理小街巷雨水箅子中的垃圾。
在工作上力爭精益求精。
海口龍馬環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是由福建龍馬環衛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與海口保稅區開發建設總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注冊成立于2016年1月19日。公司承擔著龍華區的道路人工清掃保潔、道路機械保潔作業、生活廢棄物收集運輸、中轉站管理、水域環衛作業、公廁運營管理、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應急及重大活動的環衛服務保障任務,服務面積1690多萬平方米;管理固定公廁61座、移動公廁25座、轉運站42座、垃圾屋44座。全體龍馬人秉著“務實、創新、高效、專注”的核心價值觀,以給廣大市民營造整潔舒適的環境為目標,發揚“寧臟我一人,潔凈千萬家”、勤勤懇懇的無私奉獻精神,用“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大大改善了龍華區的環境衛生和居民的居住環境,為海口市“雙創”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記者李傳華?通訊員海濤?文/圖
進駐三個月轄區環境煥然一新
據公司總經理羅福海介紹,公司從2016年3月全面接管龍華區環衛保潔作業后,立即按照“雙創”工作標準,啟動轄區內衛生大清掃活動,拉網式排查轄區所有衛生死角,三個月之內投入人員約27328人次,清理各類積存垃圾2670余噸,使轄區環境煥然一新。
人工清掃保潔實行“六定”網格化、制度化管理,根據轄區內路段繁華程度、人流量車流量的大小及環衛設施配置的情況,落實“六定”網格細化管理制度;強力推進“三無”小區環境整治,針對“三無小區”的環境衛生無人清掃,垃圾無處投放,老鼠蚊蠅隨處見,排污管道堵塞不通等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和時間倒查表,分期分批整改推進。全市4個區率先啟動建設三無小區垃圾屋44座,通過興建垃圾屋,投放安置新的垃圾收集容器,安排固定清掃保潔人員,定時定期清運垃圾、清溝排污、抽糞等措施,極大地改善小區環境面貌,小區居民無不“點贊”。
在前期“突擊”的基礎上,公司逐步向“保潔全天候、管理無縫隙、責任全覆蓋”的長效管理機制轉變,借助福建龍馬母公司環衛裝備生產企業的優勢,引進了洗掃車、高壓清洗車、護欄清洗車、垃圾壓縮車等機械作業車輛250余臺,使得路面機械作業率垃圾從原來的20%立即提升到80%以上。
機械化作業率的提高及生產作業上機械與人工清掃的有機結合,讓路面保潔的環衛工人工作強度大大減少,轄區內主次干道路見本色,使龍華區由“凈而不亮”轉變為“潔凈發亮”。
創新管理垃圾收集清運
據公司常務副總王燦鋒介紹,原有垃圾收運不及時,收運設施、設備陳舊,密封性差,導致垃圾收運時垃圾滿溢情況較多,造成二次污染,根本無法達到海口“雙創”工作的高標準要求。公司在加大引進垃圾收運機械車輛的同時,改變垃圾收運工作模式,通過創新管理,將垃圾收運工作下放到片區屬地管理,定車定人定路線,要求每日垃圾收運次數不低于3次。從而做到垃圾收運全密閉化運輸作業,徹底杜絕二次污染,并及時收運轄區內的垃圾,做到垃圾不暴露、不滿溢,日產日清。目前,公司垃圾清運量平均全天共清理生活垃圾約760噸,清理廢棄家具和建筑垃圾約35噸;月度清理生活垃圾量約21600噸,月度清理廢棄家具和建筑垃圾約2100噸;年度清理生活垃圾量約262800噸,年度清理廢棄家具和建筑垃圾約12775噸。
公司積極推行上門收集垃圾試點工作,目前龍華轄區居仁坊、園內里、西門外、大同里、濱涯新村、濱海新村、國貿大院、頭鋪村已實現上門收集垃圾工作。臨街商戶和門店每天將產生的生活垃圾放置于院內或規定地點或店鋪門口,由環衛工人收集人員每天3次巡回搖鈴上門收集服務。
公廁管理水域保潔“面面俱到”
走進龍華區金牛路“三位一體”公廁,設施齊備,干凈整潔,管理到位,不亞于“五星級”酒店。
據介紹,根據“雙創”工作要求,公司于2016年6月底全面完工新增建設14座固定公廁、14座移動環保公廁的投放、8座轉運站的建設及1個環衛基地的修繕工作。位于金牛路的“三位一體”公廁集公廁、垃圾轉運站、群眾工作站于一身,成為“雙創”環衛工作中的一大亮點,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評為“最美公廁”獎項榮譽。
公司現管理固定公廁61座、移動公廁25座、垃圾轉運站42座。在2016年上半年,公司對轄區內所有公廁根據病媒防制檢查標準要求,安裝珠簾、滅蚊燈、紗窗網等設施設備,對部分損壞的公廁設施進行全方面的修繕,同時制定公廁管理制度,每日公廁保潔在崗全天候;轉運站24小時安排專人值班,每天不定時對垃圾轉運站箱體、地板進行人工清洗作業方式。
公司于2016年5月1日起接收龍華轄區內水上環衛管理工作,并成立水上環衛隊伍,主要負責垃圾打撈及岸邊垃圾撿拾工作。目前,公司垃圾清運量平均全天共清理生活垃圾約820噸,清理廢棄家具和建筑垃圾約27噸;月度清理生活垃圾量約24600噸,月度清理廢棄家具和建筑垃圾約810噸;年度?清理生活垃圾量約295200噸,年度清理廢棄家具和建筑垃圾約9720噸。
建立智慧環衛平臺
公司于2016年7月份正式成立了GPS運營調度中心,通過建立智慧環衛平臺這一創新形式提升管理效率。技術人員深度挖掘環衛大數據行程預警式工作,尋找問題根源和解決辦法,通過采用GPS定位技術,對人、車有效定位跟蹤,結合數據形成信息化管理,從而提高生產作業質量。隨時掌握人員、作業車輛的作業情況,有效消除了人員脫崗、怠崗不良現象;定量核算車輛作業油耗、人工效率,避免了車輛、人員的不規范作業。
平臺的建立大大減少了重復事件發生,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從而提高了環衛業務的綜合管理水平。僅僅作業車輛這一塊,使用智慧環衛監管后,一個月僅省油就達十余萬元。
助力海口通過創衛評審
一年多來,公司高度重視“創衛”“創文”工作,領導堅持帶頭下沉一線,公司上下凝心聚力、認真組織、嚴格督導,突出難點重點,龍華區市容市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作為主要參與方,公司不怕苦,不怕累,不講條件,在去年1月國家衛生城市的暗訪、7月國家衛生城市申報資料審核、9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暗訪,以及今年1月國家衛生城市的技術評估中全力以赴,通過科學化、精細化、長效化開展各項工作,尤其是在城市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環衛設施基礎建設、市容市貌、公廁管理、垃圾收運、城鄉環境、水域整治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助力海口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評審。
專項整治扎實“創文”
專項整治工作重點在提升街巷環境和市容品質、創新管理上,公司通過開展清理車容車貌、拾撿煙頭、天橋、綠化帶、小廣告、重點路段等各類專項整治活動,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在進行認真、全面的檢查排查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解決新問題,切實做到查漏補缺不留空白、環境整治不留死角。
公司針對環境衛生整治難點路段、墻縫垃圾、小街小巷、城中村進行排查,特別是對農貿市場、三無小區、“門前三包”等薄弱環節,集中力量挖死角、找盲區,逐項對照檢查,明確短板和不足,切實做到情況清、底數明,助力解決城市管理領域存在的薄弱環節,實現城市環境的整體提升。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區調研重點項目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步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