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7月21日電(記者羅捷)遼寧自貿試驗區運行滿百天,新增注冊企業突破一萬家。隨著區內市場主體活躍度的不斷提升,遼寧進入活力“自貿時間”。
4月10日,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大連片區、營口片區正式運行。截至7月20日,遼寧自貿試驗區共新增注冊企業10852家,環比增長44.8%;注冊資本1501.61億元,環比增長57.8%。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刷新。
遼寧省商務廳廳長宋彥麟表示,遼寧舉全省之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不斷提升政府效率,投資便利化成為自貿試驗區的直接紅利,激發了市場創新活力。
遼寧自貿試驗區的吸引力在哪里?檢驗自貿試驗區成效,關鍵要看市場主體的感受。
“以前財務人員去辦理出口退稅時,不僅要在單機版出口退稅平臺上申請,還要提交很多紙質的補充說明材料。”沈陽好南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理梁凱利說,公司主要面向東南亞國家出口產品,沈陽片區最近推出了“出口退稅服務平臺”,出口退稅再也不用跑辦稅大廳,在辦公室就能網絡報稅了,企業省心又省事。
“一直看好東北的市場,此前擔心外資企業辦照一定很麻煩,申辦企業的事就一直擱置了。” 遼寧博盛騰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經理任喆來到遼寧自貿試驗區沈陽片區綜合服務大廳,當了解到現在只要對比負面清單,清單以外的領域,外商注冊由以往的層層審批改為備案,感覺特別高興:“這次投資特別愉快,以后一定介紹更多合作伙伴來沈陽投資興業。”
新增企業破萬戶,第三產業唱主角。遼寧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陳柯先說,在新注冊的一萬多家企業中,貿易、科技及信息、金融及商務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企業占比高達90%以上。
“自由貿易試驗區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創新的高地,給企業帶來了無邊際優惠政策。” 陳柯先說,之所以說無邊際,是因為這些政策是無法計量的,是行政管理體制、商事制度改革釋放的紅利,是體制機制創新顯現的生機。
?
?
?
相關鏈接:
中國首張單車認證證書“花落”自貿區 提供貿易便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