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體育成都7月21日電(龔媛媛)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正不斷滿足人們日益趨于多樣化、專業化和個性化的需求,這背后釋放出的巨大市場空間也給體育傳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新格局下,互聯網化的體育市場呈現怎樣的形態?面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體育傳播又該如何抓住用戶“痛點”?在主題為“融合、變遷與創新:新格局下的體育傳播研究”的第四屆國際(成都)體育傳播高端論壇上,這些問題得到了解答。
互聯網+成體育傳播新趨勢
電視曾極大的推動了體育傳播的發展,而互聯網使體育傳播的深度與廣度再度放大。
2017年2月,視頻網站YouTube和13家體育電視臺簽訂合作協議,將這13家體育頻道整合在一起,形成一款互聯網打造的產品——YouTubeTV。這款基于YouTube視頻平臺的APP能夠讓觀眾在電視、PC和移動端自如收看到賽事轉播。
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副院長王慶軍認為,從電視到互聯網,技術演變下的體育傳播生態發生了變遷,新科技的促進使體育傳播進入一個新的紀元——“互聯網+”時代,“傳播無處不在,體育到處都有”的文化氛圍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濃厚。
新媒體是現代網民最主流的觀賽方式。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體育信息和產品,實現觀看、購買、分享、社交等互動,而VR、AR、3D等技術的應用更使得受眾的觀賽體驗全面升級。
隨著技術的發展,體育類APP、智能運動裝備等體育相關互聯網企業和產品不斷涌現。成都體育學院新聞系新聞傳播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黃九清指出,兼具社交、直播、游戲功能的APP正在逐漸走強,多元、跨界融合的體育類APP還將不斷出現。
互聯網開拓體育傳播新空間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教授認為,互聯網釋放了巨大的社會自由度空間,實現了“對個人的激活”?!盎ヂ摼W技術可分為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三個發展階段,而我們現在正處于‘互聯網發展的下半場’?!庇鲊髡f:“下半場主要不是解決規模化市場的需求,而是要解決互聯網所激發出來的新的市場空間,尋求分眾化、個性化需求的滿足模式?!?/p>
樂視體育聯席總裁劉建宏曾在一場演講中說到,“原來我們都認為釣魚是很小眾的一個體育市場,但數據告訴我,一場業余釣魚比賽的觀眾人數居然超過一場普通的中超比賽?!?/p>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大數據的應用日益廣泛,從而引起人們對更多未知領域的關注。京東體育聯合21世紀經濟研究院、21世紀經濟報系發布的《2016中國體育消費生態報告》顯示,垂釣、戶外騎行等滿足特定人群個性化需求的運動項目,正逐漸成為熱潮。但與之對應的,媒體對小眾化體育的傳播還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喻國明指出,對于如何滿足規模化需求的傳播市場,體育傳播已經有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方式,而其進一步發展則需要重點解決小眾化體育相關需求的滿足?!叭绻诖髷祿軌蚪o人們體育消費、體育知識、體育觀賞的個性化需求提供新的滿足模式,我們就能開拓體育傳播的全新空間?!?/strong>
大數據發現體育需求“痛點”
如今的體育傳播正在突破純粹的內容服務,轉而以體育平臺為核心,實現深度傳播和賽事IP運營,進而挖掘相關領域長尾價值。
互聯網的發展讓體育傳播內容和形式的決定權由供給側向需求側轉移,傳播者想要獲得更多的注意力,就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受眾,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斑@個過程中,大數據將成為傳播者找準目標用戶的重要技術手段?!庇鲊髡f。
在大數據的推波助瀾下,民眾的體育需求“痛點”正在得到更細致的區分和匹配。在喻國明看來,借助于數據,人們能從社會、市場的各個角落中,把長尾的需求、利基市場的需求找到、激活,并通過數據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從而找到合適的滿足模式。而這,也將是體育傳播轉型升級,吸引用戶必須看中的技術。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