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舟山的長峙島迎來了順利完成中國大洋43航次科考任務的“向陽紅10號”科考船。本航次的科考任務自2016年11月22日始,分5個航段,共歷時230天,累計航程28048海里。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韓喜球,教授賀治國和博士研究生朱瑞參與了第五航段的科考,他們在50余天后回來了。
和前四個航段不同,43航次的第五航段主要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開展以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為主的科學考察,他們從毛里求斯出發,在西北印度洋作業22天后經過21天回到舟山。
這一次,在卡爾斯伯格脊,第五航段的科考團成員采用深海電視拖體,電視抓斗,集成傳感器等形式開展綜合測線探測,對西北印度洋進行海底多金屬硫化物資源調查。他們發現了2處非活動熱液區和8處礦化異常區,獲取了豐富的巖礦樣品,并采集到了多種類型的生物樣品。
25歲的博士研究生朱瑞是第一次參加科考,我們根據對他的采訪,整理了一份科考日記。
晚上10:00,朱瑞和25名科考隊員一起,從上海坐上了飛往毛里求斯的航班,這是他執行中國大洋43航次第五航段科考任務的開始。
朱瑞是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專業直博一年級的學生。他的導師賀治國申請了大洋航次的項目。
朱瑞帶上了一些常用藥和維生素含片,還帶了巧克力和牛肉干補充能量。
船上的食物在毛里求斯一次性補給全,肉類、蔬菜、瓜果、主食應有盡有,全部都被放進了冷庫。50多天的航程幾乎沒有機會停下來補充食物,因此,這一次的補給幾乎就是他們一行人全部的口糧。
“向陽紅10號”科考船定員60人,除了20多名科考隊員外,其余則是出海經驗豐富的船員。他們之中,有船長、大副、舵手等航海好手,也有廚師、醫生等后勤保障人員。
剛登上船,朱瑞就被分到了一套工作服、一副手套和一頂工作帽。工作服是簡單的藍色短袖搭配橙色褲子,而工作帽則和建筑工人的安全帽類似,為了防止高處的儀器在船晃動時碰到頭。
25日,朱瑞和他的隊友們到達了西北印度洋海域,開始了他們尋找熱液噴口的工作。
從毛里求斯出發后,隊員們分成三個作業組進行“三班倒”制輪班。(早上7:00-15:30,下午15:30-24:00,晚上0:00-早上7:00)朱瑞一開始被分在白天進行值班,今天,一個晚班隊員因為身體不太適應而想要調換班次,于是,朱瑞便被安排在晚上進行值班工作。
晚上12:00,朱瑞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在從毛里求斯到作業區的4-5天中,值班隊員負責記錄水深、經緯度等相關數據,而到了西北印度洋的作業區,隊員們需要互相配合,層層遞進尋找海底熱液噴口。
“在作業區下放托體和攝像設備,船慢慢開,設備也慢慢向前移動,通過傳回來的影像能看到周圍的地形和生物,一旦看到有價值的東西就用抓斗抓上來。”朱瑞說,抓斗抓上來過一些小蝦小螺,也抓過他口中“一節節像草一樣”的水母和“像植物的根一樣盤根錯節”的珊瑚,他也通過攝像設備親眼看見枕狀玄武巖、海溝、海底濁流沉積等影像。
“熱液噴口就像噴泉一樣,會噴出一些含有硫、鐵、錳的化合物,具有礦物價值,噴口很小,大約在幾十米見方的范圍內。”在尋找熱液噴口的過程中,除了通過影像判斷噴口是否在附近外,隊員們還通過分析樣品、探測甲烷、氫氣含量,探測鹽度、濁度等方式判斷。在朱瑞看來,這個過程就像玩游戲,新奇而有意義。
朱瑞的一天24小時,7個小時值班,8個小時睡覺,剩下的時間都用于對已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科考隊員們需要在一個階段結束前完成階段性任務,上交給首席科學家韓喜球,再由她決定下一步的航向。
這一天是端午節。
朱瑞和隊員們嘗試用深海的壓力制作小禮物。他們在一塊大約5cm*5cm*2cm大小的泡沫板上寫上“2017端午,你看見大海深處的海綿寶寶了嗎”,用儀器放入海底。在3000多米深度的水壓下,泡沫板被壓得很小,僅一顆大白兔奶糖的長寬,厚度變成了幾毫米,顯得非常精致,字跡則清晰可見。這份來自大洋深處的端午節禮物,對朱瑞來說異常珍貴。
檸檬和熟雞蛋也被他們用作“深海實驗”。在朱瑞的一張照片中,一個檸檬被他放在密封袋內,袋上寫著“來自印度洋底的檸檬汁——贈最美的人”。經受海底壓力的熟雞蛋和檸檬,雖然外殼依舊完好,但內部則滲入了海水,有了咸味。
食材最新鮮的一次是一條魷魚,這是他們夜釣的戰利品。
31日晚上,隊員們關掉船上的燈,用大的射燈吸引魷魚,并用夜光釣鉤在甲板上垂釣。那一晚,成果頗豐,小的魷魚有半個手臂這么大,而大的魷魚則足有半人大小。
他們把最大的魷魚裝在一個塑料袋里,魷魚噴出的墨汁濺滿了整個塑料袋。第二天,在廚師的精心烹飪下,隊員們每個人分到了一塊新鮮的魷魚。
船上的網絡信號較弱,他們的電腦被連在船上的一個總服務器上,形成一個局域網。和父母家人聯系則只能靠微信和QQ這些社交工具。
奇妙的日出日落是最令朱瑞震撼的事情。“如果沒有云,可以看到整個的太陽,日出日落會很完整,持續兩分鐘,如果有云,那就能看到橙色和紅色的云彩,真美。”
午夜,他們有時會在甲板上看星空。通過“星圖”這個應用軟件,尋找銀河、北斗七星和各個星座。
航海過程中,隊員們也曾遇到過比較兇險的事情。
“我們需要在甲板邊緣進行作業,天氣惡劣,船很晃,那個時候就比較危險。”朱瑞說,他們會在工作服外穿一件救生衣,上面有繩子可以固定在柱子上,衣服很癟,一旦落水就可以打開充進氣體。
雖然幾次遇到大風浪,但沒有隊員不慎落入水中。“我們很幸運,最高的浪才3米。”
在海上,朱瑞有時會想家,但他同時享受著海面和海風帶來的寧靜。“只有面對著這茫茫大海,我才開始看到真正的大自然,它是最傲慢的,同時也是最謙卑的。它讓我安詳地接納了自己的渺小。”
7月9日下午,“向陽紅10號”駛入了浙江舟山的長峙島,時隔51天,朱瑞等科考隊員終于踏上了久違的陸地。和料想的不同,地面的感覺并不晃,反而“很踏實”。
浙江大學校長助理、海洋學院院長陳鷹專赴位于長峙島的海洋二所碼頭,與大洋辦、海洋二所領導一起,迎接他們凱旋。
回到熟悉的寢室,從大洋深處采集來的黑色透明玄武巖和小禮物被他仔細地收藏起來。首席記者 王湛通訊員 吳荃雁 柯溢能
?
?
相關鏈接:
浙大畢業典禮 食堂大叔一句話讓畢業生們紛紛淚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