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寺改造后效果圖 趙侃一 攝
中新網杭州7月24日電(見習記者 趙侃一)城中村改造,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是提升發展空間,對于市民而言是改善生活條件。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見證城市“成長”的過程,近日,杭州市城改辦聯合市建委正式啟動“城中村改造,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活動,邀請大家深入杭州各城區,感受城中村的美麗蛻變和背后的故事。
作為杭州最老的城區之一,上城區今年要力爭完成征遷6000戶。其中,望江街道全年征收住戶在5000戶左右,承擔了上城區接近90%的征遷任務。
經過六個月的奮戰,望江街道已完成征遷簽約2580戶,所有征收項目啟動當天完成50%簽約,5個杭州市級重點項目3個月時間全面清零。這不僅為望江街道發展騰挪了寶貴的空間,群眾也從中得到了實惠。
家住大通新村的尉先生擁有一個幸福的三代同堂之家,但是幸福的背后也有一些煩惱,“房子真的太小了,現在我和老伴一間房,兒子和媳婦一間,小孩還小勉強還能將就,但將來怎么辦呢?”
作為杭州最早一批城市改造的見證者,尉先生經歷過南星橋的搬遷,從原本“拎著馬桶”過日子,到搬到大通新村后擁有樓道衛生間,他親身感受過城市改造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所以,征遷令一下來,他心里就非常激動,等到工作人員上門詳細解釋這次征遷補償方案后,尉先生立即就下定了決心,很快騰空了房子。
“街道工作人員很熱心,有哪里不懂可以隨時找他們,他們會把每條政策都講得很仔細。”尉先生告訴記者,政府為他們家在城西準備了新房,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附近還有幼兒園,小孩將來可以就近入園。
正是通過讓居民們從征遷中獲得實惠,大通新村所在的望秋立交征遷項目,20天實現了騰空率100%。
在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同時,上城區也沒忘記為這片土地留住文脈根基,留住綿延千年的濃濃鄉愁。望江新城作為上城區最值得期待的區域,未來即將增加一張新的文化名片——海潮寺。
海潮寺的歷史要追溯到明代,當年也曾盛極一時,如今只留下天王殿,后來成為中策橡膠廠的倉庫,只有周邊幾株近500歲的參天古樟,還能供人遙想當年輝煌時的場景。
“我們將打造海潮寺歷史文化街區。”望海潮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波說,“目前可行性研究方案已經批復。”
建成后海潮寺將不僅僅履行其作為寺廟的傳統功能,還將成為重要的禪、佛文化交流場所和新的游覽勝地。未來漫步于此,大家不僅能夠參觀傳統寺廟、感受佛教文化,周邊的慢生活街區還有種類豐富的餐飲、商店,熱鬧而不嘈雜。
目前,望江新城的藍圖正越來越清晰。如今,區塊內已入駐企業3500余家,2016全年信息經濟增加值總量達19.51億元,同比增長124.98%。未來的望江新城將聚集智慧、金融等高端產業,成為上城區擁江發展的主陣地、城市建設主戰場和經濟發展主平臺。(完)
?
?
相關鏈接:
孫楠杭州演唱會談公益:愛是這個世界唯一的救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