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拆除后的舊磚塊鋪在了地上、廢棄的木樁做成了休閑凳、舊屋的門牌釘上了墻……上午記者獲悉,曾經遍布“公寓”的唐家嶺村,在拆遷騰退兩年后,如今已建設成為中關村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全部完工。
中關村森林公園全部完工
在海淀區中關村森林公園里,滿眼都是騰退之前唐家嶺村老街的痕跡,西北旺鎮在騰退唐家嶺村之后,不僅將原址變身成中關村森林公園,還將建筑廢品“變廢為寶”,在疏解騰退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地區環境,讓周邊居民不僅多了休閑娛樂的空間,還增添了一份回憶。
位于西北五環外的唐家嶺村近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6月底,西北旺鎮政府、海淀城管執法監察局、公安、消防等多部門拆除了“唐家嶺公寓” 5.9萬多平方米的違法建設,疏解9300多人。“原來我們村除了房子還是房子。”曾經的唐家嶺村65歲村民張正還記得當年老村的樣貌,“誰家不加蓋個兩三層樓,太亂,住著沒安全感。”如今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唐家嶺村已經實現了搬遷騰退,在原村北側建起了唐家嶺新城,村民們家家分到了寬敞的房子,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唐家嶺村民的居住條件不僅改善了,更有了休閑娛樂的地方,按照市區的規劃,唐家嶺村舊址建起了中關村森林公園。中關村森林公園北鄰航天城,南接中關村軟件園,總占地面積4315畝,公園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以唐家嶺村拆遷地為主,包括綠島識林、老街印象、鄉村童趣等景點;中部以唐家嶺村菜地為主體,包括森林樂動、水木臨風等景點;西部以土井村拆遷地為主體,包括古井槐蔭等景點。公園整體分為四期建設,建設工程日前已全部完工,免費為市民開放,方圓五公里內的居民都可以到公園內休閑活動。
老街痕跡遍布森林公園
而對于唐家嶺本地的村民來說,中關村森林公園不僅是出門走上十多分鐘就能到達的一個休閑公園,更是一個懷念舊村舊貌的地方。原來,公園在建設之初就地取材,利用拆遷騰退留下的砂石瓦礫,堆出了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在“老街印象”景點內,更是將老物件變廢為寶,成了唐家嶺村的本地村民的記憶庫。今天上午,記者走進中關村森林公園的“老街印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個古樸的影壁。“這是北影壁,可有年頭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這兒了,公園南邊還有一個南影壁,沒想到他們建公園的時候全給留下了。”老村民張正摸著影壁,回憶著小時候蹲在墻根跟小伙伴玩耍的場景。影壁的正南側,是一條寬五六米的主道,這可不是普通的公園主道,而是原來唐家嶺村的主街。“我繞過影壁,一走上這條主街,哎喲,原來那街兩邊兒的景兒就全往腦子里跑,這兒是誰家,那兒是誰家,都想起來了。”張正原來的家在唐家嶺村東南一街32號,雖然現在已經成了公園內的一個小土坡,但他平日遛彎的時候,還是愿意沿著主街走到自己老房子的所在地,找找回憶。張正家的門牌號沒有留下,但是不少老房子的門牌號被保留下來,并且釘在了由老磚砌起的墻上,比如中街40號、東北一街7號,紅色的門牌上還留有斑斑銹跡,讓張正這樣的老村民一下子就“穿越”回了老村。
公園成為“記憶之城”
西北旺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影壁、門牌,公園里很多路面上的紅磚都是違建拆除后的舊磚塊,公園門口一個大長凳就是用原來村里廢棄的木樁做成的,這些建筑物全部來自唐家嶺村拆遷前的原有建筑,通過整體規劃設計,將一些“顏值較高”的建筑物保留下來,并重新修繕再利用,在“變廢為寶”的同時,給大自然中悄然融入了人文元素,讓公園成為一座“記憶之城”。
近期,西北旺鎮正在申請在中關村森林公園內配套建設籃球場、足球場、休閑步道、配備健身器材、建設科普設施等,完善公園的休閑健身等功能。未來,中關村森林公園將成為海淀區乃至北京市新的風景點,惠及周邊20萬市民。
?
?
相關鏈接:
還綠于民!三亞收回近10萬平米公園綠地 免費對市民開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