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婦聯授予鄧紅英南昌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鄧紅英在工作崗位上。
鄧紅英穿著白色的工作服,頭發挽到腦后,在鼓掌聲中,略帶羞澀地接過獎狀。
46歲的鄧紅英,是南昌市公共交通運輸集團的一名公交司機。從洪城大市場到公交駕校,沿途停靠35個站臺,單程約2個小時的13路公交車,陪伴了鄧紅英16年。
7月18日下午,鄧紅英駕駛的公交車,行至一處公交站臺時突然起火,造成一名車上男子死亡。南昌警方事后查明,死者攜帶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容器上車,并實施縱火。作為當班司機,鄧紅英在感覺到異樣后,隨即熄火并疏散乘客,保護了車上十余名乘客的人身安全。因處置得當,鄧紅英獲得10萬元獎勵,并獲得一系列榮譽。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鄧紅英稱,警覺性來自于多年來的經驗與訓練,而作為公交司機,危急時刻“最后一個下車是本分”。
“車里車外空氣聞起來不一樣”
新京報:事情過去十來天了,還記得當天的情況嗎?
鄧紅英:那一天我值班,已經在往回開了。一開始車里只有兩三個人,然后在東元路口站,有一個大概五十歲的男子上車,圓臉,看起來很普通。他帶著行李,坐在了車后面。但是,他一上車,車里就有了一股刺鼻的味道,我覺得不對勁。
新京報:后來呢?
鄧紅英:我這個人,嗅覺還算是比較敏感的。聞到味道后,我就跟那個乘客說,你是不是帶了什么有異味的東西。他還挺配合,掏出來一只玻璃瓶,說“就是這個”。我看了一下,有一點像香蕉水,就沒收了,放在駕駛臺旁邊。
在這個過程中,這名乘客沒有什么過激反應,也挺配合,表情很平淡。所以,一開始我沒在意,覺得可能是誤帶了違禁品,處理了就好了。
新京報:什么時候察覺到危險?
鄧紅英:我把玻璃瓶拋出去之后,這名乘客開了窗戶透氣,很快又關上。因為車里開了空調,而且反復上下客,車廂里的味道其實已經被沖淡了一些。
新京報:當時車還是繼續開動著的?
鄧紅英:是的,過了有半個小時吧,乘客越來越多。這個時候我又聞到那種味道了,有點像汽油味。車開到人民公園站的時候,我問旁邊的乘客有沒有聞到什么味道,好幾個人跟我說,聞到了汽油味,我就開始覺得危險。
新京報:你怎么處理的?
鄧紅英:因為只是我個人的感覺,所以還不敢確定是不是有這種刺激性氣味。為了保險起見,我把車開到丁公路北口,然后熄火開門,下車站了一會兒,然后又上車,確定車里車外空氣很不一樣。
上車之后,我從車前到車后走了一圈。車上的人里,只有剛才那個乘客帶了行李,一共有一只拉桿箱,一個旅行包,手上還提了一只紅色塑料袋。想起剛才的事情,我懷疑跟這名乘客有關,就站到旁邊去聞了下,確定這股味道就是從那里發出來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