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擴建休閑廣場 群眾送來錦旗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內的燈牌。王思暢 攝
海口網7月27日消息(記者 陳昌波)26日上午,市治水辦迎來了3位“特殊”的客人——和邦路橋頭廣場舞蹈隊以李大姐為首的市民,送上一面寫著“污水難題終破 服務群眾譜新”的錦旗。“你們沒有占用或廢掉橋頭廣場,反而用心改造美化,為我們群眾著想,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這么好的活動場所,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李大姐激動地說。
原來,美舍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始終彰顯民本情懷,贏得了周邊群眾的廣泛認可,居民紛紛點頭稱贊。
擴建廣場 贏得民心
美舍河1號橋即和邦路段有塊廣場,因為年久失修,廣場地磚破舊,一下雨就積水。考慮到周邊活動廣場條件受限,附近的舞蹈愛好者只能將就在此跳舞,經常出現一些小狀況,不是弄一身泥,就是磕磕碰碰。
“后來美舍河項目把廣場圍起來了,大家都擔心把廣場改成綠地。”送錦旗的李大姐說。“沒想到,不僅沒有改,新修建的廣場比以前的更好。地磚換上了透水很好的火山巖地磚,還增加了休閑座椅,活動空間也變大了很多,所有的環境都變好了。”
現場施工的人員還貼心地跟大伙“交底”,為了盡量不耽誤市民健身,施工隊會加班加點,爭取本周完工。
美舍河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選取長堤路入海口段、東風橋-白龍路段、國興大道段、高鐵段、鳳翔公園等5個具有區域特點的河道作為生態示范段。自今年2月初起各示范段同時開工,以生態修復和海綿城市的治理理念展開治理。目前,一期5個示范段已基本完工并對市民開放。而李大姐所說的活動區域,則是美舍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范圍內的。
土人設計院的鄭工程師說,“一般情況下,對于廣受市民歡迎的場地,市里要求的主要做法是保留、提升;對于市民需求未滿足的區域,結合周邊環境條件盡可能地增加場地、設施,通過項目的建設,切實為市民帶來幸福感。”
尊重民意 落實需求
美舍河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在項目設計、施工過程中不斷征求周邊市民意見。
“比如,長堤路段的棧橋欄桿、碎石廣場、東風橋段的休閑座椅等,即使一些很小的設施,市民提出意見和建議,我們都會組織專家和設計人員充分論證。在不影響安全和國家相關規范的情況下,盡量滿足市民的需求。“東風橋的休閑座椅,前后換了五次樣式,直到周邊的居民都說好了,大家才松了口氣。”鄭工程師說。
美舍河生態修復一期工程如此,二期工程也繼續堅持“生態、利民、連通、簡儉”的原則,尤其場地及其配套設施設計上更是充分理解、落實市民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改造前的美舍河生態修復二期工程范圍內,市民活動場地有26個,總面積11184平方米。改造后,現有場地原址保留、提升,新增主要活動場地有17處,新增場地面積13470平方米,即改造后市民活動場地共43處,場地面積達到24654平方米。
此外,整體工程還注意提升林蔭場地比例,增加了親水臺地、緩坡草坪、特色慢跑道等趣味性的活動場地以及增設了健身器材、休閑座椅等公共設施,使市民活動場地趨于多樣化、休閑健身活動趨于趣味性。
?
相關鏈接:
海口沙坡-白水塘濕地公園融入美舍河濕地公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