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自2016年中央紀委部署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至今年6月底,廣東省共排查出扶貧領域違紀問題線索3472條,立案1028件,處分1006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84人。(人民網7月25日電)
各地頻頻爆出的扶貧領域違紀違規案件,涉及金額巨大,牽涉人員廣泛,好像“打地鼠”游戲一般,摁平了東邊,西邊冒,東西開弓之后,南北來,是各地各省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扶貧工作開展中的貧困村低保五保、危房改造、醫療救助、學生生活費補助等扶貧政策性資金在這個普遍性問題中不斷被“揩油”,到群眾手中已是寥寥無幾,這種肥了“私包”,坑了群眾的壞典型,必須嚴懲不貸。
“打鐵還需自身硬”,干部修為要過關。中央制定的各項政策方針的落實都必須依賴于一層一層的各級干部,所以政策方針的不走樣關鍵在于干部干事“不走樣”。政府部門作為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行業必須要堅守自我職業操守,時刻要以“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提醒自己,以“黨紀黨規、國紀國法”警示自己,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要求自己,堅決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門的各項政策,做到“管住手、管好口、管嚴心”,扶貧資金絕不動,做到這樣的職業修為方不辜負“一方官員護一方百姓”。
“權力必須進籠子”,政策制度要跟上。古語云:“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 ”,任何事物都必須用法理予以約束,權力、違紀亦是如此。廣東省制定下發《反映扶貧領域涉嫌違紀問題信訪舉報督辦工作方案》等制度規定就是有針對性的將扶貧領域的違紀違規進行明確化、規則化,這樣的政策就是在監督權力、在打擊嚴懲扶貧“揩油”亂作為。
“監督、嚴懲一個都不能掉隊”,監管部門要發力。扶貧資金被“揩油”頻頻發生,監管部門應該繃緊弦,直查督辦、分片協作、包案查處,做到“勿以事小而不查、勿以事疑而不查”,以小見大、以疑釋惑才可以做到防微杜漸。對于已經查實的違紀違規干部,要堅決予以重處嚴處,杜絕“拉關系”、“講人情”,必須為自身的錯誤買單,這樣才能“殺一儆百”,高壓態勢常態化。
扶貧資金是救命、救急的錢,此“油”如何能揩?黨員干部是群眾的干部,所言、所行、所思都必須以“公在前、私在后,民在前,己在后”的標準要求自身,時刻牢記“廉興國,貪失家”,遠離違紀違規紅線,做“兩袖清風,一心為民”好干部。(鎖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