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河北省正定縣委宣傳部獲悉,古城正定已將所有機關事業單位院門打開,社會車輛可自由免費停放在機關事業單位院內;同時,正定縣城所有停車場已經實現免費開放,馬路牙子全部被抹平,方便居民、游客路邊停車。(7月27日中國新聞網)
在城市,停車位大都稀缺,旅游城市則更甚。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到某單位辦事,或者到某處游玩,或者到某商場購物消費,找停車位頗費周折,即便找到了停車位,可能距離目的地也較遠,把車停在路邊吧,又擔心違章交警貼罰單。與此相對的是,機關事業單位一般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有若干停車位,且有富余車位,但在封閉管理的狀態下,機關事業單位常常“肥水不流外人田”,用一塊“非本單位車輛禁止入內”的牌子將民眾的車輛或所謂“社會車輛”拒之門外,將本單位的富余車位資源閑置浪費。
作為一座旅游古城,正定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并提出了“古城新韻,自在正定”的口號。正定開放所有機關單位的停車位置,允許社會車輛自由停放,使機關單位的停車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能讓民眾獲得更多出行便利,減輕停車負擔,減少違章隱患,也有利于維護交通秩序,緩解交通監管壓力。此舉具有公益性,體現了政府的社會責任感,與正定創建全國文明城的主題相契合,讓城市更宜居,讓民眾更放松,讓旅游更愜意。無疑,以全面開放機關單位停車場和免費開放縣城所有停車場為核心的停車讓利活動是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是一種高明的旅游廣告,能夠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吸引更多社會關注,促進旅游的發展。
其實,開放機關單位的停車場更是一次“作風環境”的開放。機關單位院墻高筑,門禁森嚴,民眾想到機關單位上個廁所、用一下籃球場、接杯水喝、停個車,都成奢望。民眾只會產生陌生感、疏離感,只會感受到高高在上的衙門作風,只會傷心和擔心——連這樣的小便利都無法提供,怎能在辦一些正事時獲得便利或者尊重呢?在這樣的封閉或半封閉環境中,機關單位的形象模糊了、矮化了,公信力也連帶受損。而向民眾打開機關單位的大門,讓民眾共享停車位、廁所、綠地等資源,拆掉的不僅是現實中的院墻和大門,拆掉的還有“心墻”,展現出了親民的態度,塑造了一種尊重、平等、開放、包容的氛圍,增強了與民眾的聯系,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
為人民服務是機關單位永恒不變的宗旨,而開放相關資源與民共享也是為民服務的內容之一,希望更多城市向正定學習,拿出誠意,拿出行動,打開機關單位的大門,分享機關單位的服務資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