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廣州一名快遞員因為派件出錯,在同事的催促下,向客戶李女士下跪道歉,鍵盤俠們認為李女士刁難快遞哥。隨后劇情反轉,女客戶說,下跪并非其要求。快遞公司也發布澄清書,下跪是快遞員的個人行為,并非李小姐過分所致。
錢江晚報發表陳進紅的觀點:下跪快遞員的朋友稱,這個也是無奈之舉。如果客戶不撤銷投訴,快遞中心不僅會有罰款,并且還有很多其他處罰一起壓下來,極大地影響快遞員后續的正常工作。他表示:“這個是沒完沒了,根本做事都做不了。”看來,下跪的快遞員驚恐的不是客戶的投訴,而是公司的嚴懲重罰,甚至是自己的飯碗都難保的威脅。目前快遞行業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程度,一旦聲譽出現問題將會對公司十分不利。實質上,公司將自身的壓力轉嫁給員工個人,將其視為個人行為。快遞員下跪尊嚴盡失,李女士被人肉不堪其擾,而最該承擔責任的快遞公司倒是把自己脫了個干干凈凈。報道稱,事后快遞公司罰款快遞員1000元,但卻未對李小姐丟失的快遞進行處理。出現業務投訴,承運的快遞公司不想著怎么從正常渠道解決問題,而是用“以罰代管”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無疑是逼著員工委曲求全,或者直接流失員工。
小蔣隨想:快遞員擔心處罰下跪道歉,快遞員被暴脾氣客戶猛扇耳光,此類新聞不斷出現,折射出快遞員這一傳說中月薪動輒上萬元的行當并不好干,表明快遞公司管理快遞員的手段簡單粗暴,少有為快遞員維權的動能。具體來說,罰款是許多快遞公司處理快遞員失誤的一大殺手锏,快遞員被從“熱點地區”調到“冷門地區”是另一種處罰——這招也將影響快遞員的收入。處罰都與經濟相關,源于快遞公司與快遞員“粘合性”不強,快遞員流動性較大,雙方少有簽訂勞動合同,唯有經濟處罰立竿見影。在某種程度上,“以罰代管”是因為除了罰,快遞公司缺乏別的管理手段。快遞業快速發展,除了與網購和電商的爆炸性增長有關,更與快遞加盟門檻不高、快遞員不簽勞動合同就干活有很大關系。后一種因素的大干快上與不規范,為管理缺失埋下隱患。粗放發展的快遞業滋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每每談及規范,快遞業又以擔心成本上升為由躊躇不前,導致了目前的僵局。
你的信用卡額度會不會降為1元?
背景:近日,有樂視前員工爆料,其建設銀行信用卡額度已被調整至1元。隨后,有樂視現員工證實此事。26日,建行信用卡中心表示,根據樂視出現的經營情況變化及可能帶來的影響,對部分相關客戶啟動了資信甄別和臨時的額度調控措施,目前臨時調控客戶中的95%已恢復額度。
新京報發表歐陽晨雨的觀點:作為商業銀行的建行,為控制壞賬、呆賬等金融風險,對調低信用卡額度,依法擁有自主權。從去年11月份起,樂視系公司陷入嚴重的資金鏈危機。建行作出樂視經營狀況惡化、涉嫌經濟案件的判斷,根據《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有權調整樂視授信額度。一旦該授信額度被降低,該企業為員工辦理的單位信用卡,信用額度也應隨之調低。可是,如果是不依賴于企業授信額度的個人信用卡,也被“殃及池魚”,那么建行的這項措施,便有侵權之嫌。根據《商業銀行法》,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之前,個人與建行簽有信用卡領用協議,倘若沒有連續三個月未還款、還款未達最低還款額等約定情形,建行單方降低個人的信用卡授信額度,顯然有違契約精神。以防范風險作為借口,搶先限制對方的合法權利,銀行的做法涉嫌侵權。《侵權責任法》規定,因侵權行為造成對方民事權益損害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法律責任。根據《商業銀行法》,商業銀行對客戶造成財產損害的,不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還可責令改正、罰款等。
小蔣隨想:我最近也在某商業銀行申辦了一張信用卡,申請表中要求填寫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單位屬于何種性質(有國有企業、民營股份制、行政事業單位的選項)、申請人在單位擔任何種職務(有從職員到局級的選項)、年收入等內容。個人申請信用卡,卻要詳細填寫所在單位的信息,其中的意思耐人尋味。顯然,在很大程度上,銀行會根據申請人的所在單位是否“靠譜”,決定是否對申請人發放信用卡并且核準授信額度。基于此,當持卡人的單位的經營出現不良苗頭,銀行對持卡人“變臉”就不足為奇。或許,“看單位下菜碟”已成為銀行的一個“行規”。只不過,沒有明確寫入有關協議與章程罷了。正是這種“沒落在書面上的、卻又實際影響銀行決策的東西”導致樂視員工的信用卡額度被調至1元。商業銀行考慮風險沒有錯,但其試圖單方面以單位信用為職工個人信用背書,單方面將單位與職工的關系定義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任何法律法規依據。由于此前與個人持卡人簽訂辦卡協議時并沒有關于單位信用的約定,在個人持卡人自身并未違約的情況下,銀行貿然對持卡人的信用額度予以降低,反倒涉嫌違約侵權。對銀行而言,在考慮客戶信用之時,更要捫心自問自身講不講信用、守不守規矩。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只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