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各種手機卡。
27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相繼宣布:9月1日起取消漫游費!這比之前預計的十月份取消長途漫游費提前了一個月。
誕生于2G時代的漫游費已難為時代所容
據了解,手機漫游費是2G時代的產物,誕生于1994年原郵電部發布的《關于加強移動電話機管理和調整移動電話資費標準的通知》,其中要求移動電話需收取每分鐘0.6元的自動漫游費。到了2008年,工信部正式規定主叫每分鐘0.6元為國內漫游通話費上限。
不可否認的是,漫游費設立的初衷是為了平衡不同地區發展的差距,為落后地區的通信建設提供一種額外資金。但隨著中國大步邁向5G時代,通信基站建設成熟穩定,仍然堅挺的漫游費愈難為時代所容。
手機長途漫游費將取消 流量還在分本地和全國通用
手機長途漫游費都要取消了,這里還有一個現實問題要正視,那就是手機流量仍然分為本地流量和全國流量。
現在人們對流量的需求早已多于通話,公眾對于流量漫游費的“痛感”要比通話漫游費大得多。對于一些人來說,出差在外如果全國流量用完,而本地流量仍然大量富余,這是最尷尬的。超出套餐之外的流量收費并不便宜,通常一兆就需要兩三毛。在智能手機時代,隨隨便便用幾十兆是很快的事情。
通話方面的長途漫游費可以取消,流量漫游費是不是可以取消?三大運營商提前一個月取消通話方面的長途漫游費,這本賬到底該怎么算?
央視評論
無論如何,都得給三大運營商點個贊!畢竟,9月1日起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這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也讓人們感受到三大運營商提速降費的誠意。
三大運營商終將利民好事落到實處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在工信部的不斷督促下,三大運營商不斷調整資費項目和標準,把一大批不合時宜的收費項目逐步降低或取消。而全面取消手機漫游費的說法,始于今年3月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寫入“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游費”,報告行至此處,大會堂內的代表委員掌聲雷動。足見,這是百姓期盼已久的事情。從那時起,三大運營商抓緊從技術和管理層面入手,完成相關調整工作,終于讓這項讓利于民的好事可以提前落到實處。
漫游費取消多數民眾感受不深
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次取消手機漫游費,一些人不會感受到變化。許多消費者的賬單里,早就沒了漫游費、長途費的字樣,取而代之的是套餐費及固定費、套餐外語音通訊費、套餐外短信費以及流量費等。
更重要的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運營商的營收結構和比例在不斷發生變化。傳統的語音收入逐步式微,而流量成為了收費的新寵,通過流量來通話早就成為了可能。就拿中國移動舉例,2017年一季度,中國移動實現營收1840億元,手機上網流量比上年同期增長101%,總通話分鐘數較上年同期下降7.0%。其他兩家運營商的情況也大抵如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流量費給消費者帶來的痛感更強。運營商選擇提前取消長途漫游費雖然是向消費者讓利,其實在很多人看來更像是送了一個順水人情。反正這塊業務已經式微,在國外很多地方也早就取消長途漫游費。
提速降費成推動社會創新發展必要手段
當前,移動互聯網已經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用一部手機,我們就能方便地逛商場、進便利店,甚至買煎餅果子。近一段時間,依托于移動互聯網技術出現的無人超市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又一個行業的巨大前景。依托于移動互聯網的創新仍有非常大的潛力,但各種互聯網應用軟件在使用的時候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流量,整個社會對流量消耗的需求越來越大。
從這個角度講,電信運營商給社會提供的服務,同樣具有基礎性和協同性。提速降費這本賬不是運營商的小賬,而關乎國家經濟發展、技術創新以及新業態發展的大賬。
最后,從本質上講,在一國之內對費用進行區域劃分的架構并不符合互聯網產業的邏輯。研究表明,從技術的角度講,國內漫游的成本并不高。而之所以會產生成本,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個以區域來劃分的分公司的利益。當下,三大電信巨頭受到互聯網企業的沖擊很大,擁抱互聯網思維是適應變革的必選之路。因此,破除這樣的收費模式本身也是在突破傳統的地域分割思維,走向以用戶為中心的經營模式。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講,我們都期待取消通話的長途漫游費只是一個開始。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王健
?
?
相關鏈接:
三大運營商同日宣布9月1日取消手機國內漫游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