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后,大熊貓媽媽一般同一時間只會照顧一個寶寶。為了讓兩個寶寶都能得到母愛,每隔24小時,飼養員就要從媽媽手中輪換一次幼仔。
央視記者 鄭波:這是安撫它,給它喂東西,媽媽的注意力應該說此刻更多是把幼仔抱得更緊了,有這樣一個動作。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專家 吳代福:它知道可能會取它的寶寶了,因為以前我們也取過的,整個身體都把幼仔給蓋住了。
央視記者鄭波:我覺得真的是母愛的偉大和動物的本能,需要告訴大家,媽媽是一個成年的大熊貓,應該說是有攻擊性的。特別是在哺乳期,它的攻擊性應該是更強。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專家吳代福:在熊貓出生之前,我們就花了很多時間和熊貓媽媽在一塊兒。給它聊天,給它喂食,現在可以這樣取仔或者采奶,建立了這種信任的關系。
央視記者鄭波:但是我看即使是有這樣的信任感,依然還是比較困難的。如果說這種過程持續太久的話。需不需要讓飼養員先退出來。出于對飼養員安全的考慮。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專家吳代福:目前這種狀況它還是只是為了護住幼仔,保護幼仔。但是它沒有明顯的攻擊行為,所以說沒有太大問題,你看飼養員應該很快就會取出來。
央視記者 鄭波:剛才這個動作大家看到沒有,非常非常迅速。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專家 吳代福:做這種操作需要膽大心細。
取出這個寶寶,趕緊把另一個送回媽媽身邊。即使等待的過程只有不到一分鐘,大熊貓媽媽已經很焦躁。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專家李德生: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其實我覺得在初期是很難的。比如前三天,熊貓媽媽帶寶寶在懷里的時間是特別高的比例。跟我們的熊貓媽媽建立非常良好的信任以后,它把你當朋友一樣,所以它就會讓你拿走。希望通過換仔,讓寶寶都能吃到母乳,更多互動對寶寶也是一種行為學習。
“奶爸奶媽”育幼記
交換幼仔后,其中的一個寶寶就需要“奶爸奶媽”照顧了。經過多年科研,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人工育幼技術已經很成熟。來看看“奶爸奶媽”究竟是怎樣給寶寶們喂奶、排便的。
緊挨產房的,就是人工育嬰室。住在這兒,不僅光線柔和,而且溫度在20至25度之間,很舒適。熊貓寶寶每次來到這里的第一件事,是做體檢。
剛出生的寶寶只有100多克,不到三個月,體重就長了近二十倍。您瞧,這是2017級的老大,最近又長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