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基地主任 鄭長忠
日前,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十九大”專題研討班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即將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能否提出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繼往開來,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事關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這就意味著,為了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展階段的工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黨就必須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在理論上與戰略上做好準備。這是黨的十九大的任務,也是我們期盼的內容!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華民族有5000年歷史,在古代文明與古典文明時期,我們創造了非凡的成就,為人類文明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鴉片戰爭之后,在現代化浪潮沖擊之下,古典文明開始崩潰,中華民族也由此走向了衰落。通過走現代化建設的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一個共同夙愿。
在中國文明歷史邏輯、現代文明發展邏輯與共產主義運動邏輯共同作用下,中國人民選擇了在共產黨領導下,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現代化建設,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在完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基礎階段任務之后,中國共產黨做出了改革開放決定,從而在體制與機制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可持續的發展動力,并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作為現代文明要素的現代政黨、現代國家、現代社會、現代市場的基本生成。然而,由于是在較短時間內生成,這些要素的具體功能尚未充分發育,這些要素之間的內在有機性尚未充分發展。
為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了“四個全面”的戰略部署,圍繞著黨、國家、社會與市場功能充分發育與彼此之間內在有機化的形成,進行了頂層設計,提出了具體方案,推動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從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開始走向定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主要內容的、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基本生成。
正如習近平所指出那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而黨的十九大,就是要為這一新的發展階段全面推進做出部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