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母親河”黃河在最近一場洪水過后,出現了罕見的“揭河底”現象。黃河水利委員會29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7月28日10時,黃河小北干流合陽段出現“揭河底”現象。
所謂“揭河底”,直觀表現為“河水將河底泥土大塊掀起,像土墻一樣立于水中,然后推倒、打散”,一般發生在洪峰之后的落水期。7月27日凌晨1時06分,黃河出現2017年第1號洪水,黃河龍門水文站測得洪峰流量為6010立方米每秒。
黃河水利委員會稱,上述這一罕見現象被正在巡堤的黃委陜西河務局職工觀測到。本次“揭河底”現象發生在主河槽內,對附近河道整治工程沒有影響。
據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軍華介紹,“揭河底”現象是由黃河高含沙水流運動引發的獨特的河床演變現象,主要發生在黃河中游禹門口至潼關河段。它是在一定的河床邊界條件下,遇到適宜的高含沙洪水時,對河床產生的劇烈集中沖刷現象。“揭河底”沖刷的強烈塑槽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河道形態、恢復主槽過洪能力、提高洪水挾沙能力。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
黃河水利委員會資料顯示,位于山陜交界處的黃河小北干流河段上一次發生“揭河底”現象是在2002年。(完)
?
?
相關鏈接:
陜西境內6條河流出現洪峰15次 黃河洪峰順利通過壺口
山東濱州:黃河岸邊沙雕忙
黃河壺口瀑布迎來旅游高峰
黃河鐵橋110歲 德國作家蘭州探尋百年“德國造”
黃河三角洲繁殖東方白鸛248只創歷史紀錄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