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民之期冀,醫保改革的方向是從簡單地支付者變身為替患者精打細算、合理就醫的“大管家”——通過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及相關政策的落地,把社保網一步步織密,最終穩穩地地兜住人們的健康和幸福。
近來,有關醫保的“中國好聲音”不斷傳出——“9月底全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36種高價剛需藥經談判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未來實現按病種付費為主的醫保卡多元復合支付方式”……醫保改革不斷深化提速,開始瞄準降低老百姓的就醫負擔這個基本點,提升就醫保障和福利。
近年來,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初見成效:全民醫保體系得以基本建立、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加快、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社會辦醫和健康服務業得到大力推進。公眾切身感受到,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麻煩等問題在不斷緩解。
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為此,相關制度正在逐步調整、健全和完善,改革正在穩步提速。
首先,社保卡使用的便利性逐漸提高。在就醫方面,群眾持社保卡可享受掛號、診療、取藥、結算全流程 “一卡通行”的便捷服務。針對公眾多年反映的一卡通異地就醫報銷難問題,如今也有好消息傳來,截至7月27日,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下一步,人社部將確保9月底全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醫保全國“漫游”的推進和實現,將極大地減輕患者墊付資金的壓力以及奔波之苦。
其次,醫保報銷的含金量將大大提升。“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這句流傳多年的民間諺語反映了人們對大病看不起和高價藥用不起的擔憂。如今36種藥品經談判正式納入國家藥品目錄乙類范圍。這些藥品多為高價剛需藥,談判后的醫保支付標準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70%。這意味著,從前一些完全需患者自付的高價藥,如今只需患者負擔一少部分。
再有,醫保支付方式的改變將使求醫之路少一些“梗阻”。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普遍實施適應不同疾病、不同服務特點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按項目付費占比明顯下降。此前,為保障醫保基金安全、適應群眾就醫需求和品質,醫保基金總額控制醫保定點醫院的支付費用,一些就醫較集中的大城市大醫院到年底可能會出現支付“限額”,影響患者就醫。支付方式改革將結合分級診療改革,合理釋放就醫需求。
此外,如今的社保卡還搭上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快車。有消息稱,今年將在部分地區發放功能更強大的第三代社保卡,增加“一晃而過”的非接觸功能,讓群眾通過手機就可快速完成社保繳費、醫保結算等事項,屆時就醫過程將更加便利。
對這些改革,有人也表示出擔憂。譬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是否會引起“過度醫療”和“集中就醫”,進而產生部分地區醫保基金支付不足的問題,甚至給整個醫療體系帶來較大風險。事實上,正是看到可能出現的漏洞,人社部提出了“有序就醫”及“與分級診療推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并要求各地按分級診療的要求盡快制定出臺轉診轉院規范,通過參保地加強備案管理和服務,有效引導參保群眾理性就醫。
時下,人們對就醫品質提升充滿期待,回應民之期冀,醫保改革的方向是從簡單地支付者變身為替患者精打細算、合理就醫的“大管家”——通過醫保制度的不斷完善及相關政策的落地,把社保網一步步織密,最終穩穩地地兜住人們的健康和幸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