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1日在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解讀該省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 劉海奎 攝
山東出臺了包括構建農村流通網絡、完善城市共同配送網絡等在內的30條舉措,提出用外貿標準辦內貿,倒逼內貿產品質量升級,同時在全省17市建立重要產品追溯體系,以促進該省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發展由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的轉變。
山東省人民政府1日在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解讀該省近日印發的《關于促進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洪平在當天的發布會上指出,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城鄉消費層次、消費結構、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為應對消費新需求的變化,流通供給體系、供給結構、供給質量和供給環境等方面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王洪平現場解讀《關于促進內貿流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 沙見龍 攝
為滿足城鄉居民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意見》首次提出“用外貿標準辦內貿”。王洪平強調,特別是在農產品流通方面,山東將實現與國際標準對接,倒逼內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提升,將外貿出口能力轉化為內銷競爭優勢,使優質農產品由出口保障轉向全民共享。
針對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風險,流通追溯鏈條短、覆蓋面小等問題,王洪平介紹說,《意見》提出要創建重要產品追溯示范省,將重要產品追溯體系覆蓋面由豬肉、蔬菜、中藥材、酒類擴大到乳制品、禽肉、蛋類、糧油、果品、水產品等領域;鏈條由零售、批發環節逐步向供應商、生產基地延伸;區域由11個試點市擴展到17個設區市。同時建設省級流通追溯平臺,形成縱向聯通國家、省級、市級平臺,橫向對接部門平臺的追溯數據統一共享交換機制。
此外,在流通領域開放合作方面,《意見》提出要引進國際知名流通企業在山東設立地區總部、采購中心、物流中心、連鎖門店。王洪平說,同時山東也支持流通企業走出去,到國際目標市場建立公共海外倉、產品分撥中心,健全品牌產品海外營銷渠道。
目前山東內貿流通工作在流通供給能力、供給結構、供給效率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和薄弱環節。王洪平透露,下一步,山東將在解決現有問題、短板的同時,實施“智慧供應鏈創新發展”專項行動,增加品質、健康、綠色商品供給,培育新消費熱點,推動傳統商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該《意見》把推進內貿流通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從9個方面制定了30條具體措施,通過完善流通供給體系,提高流通供給質量,提升流通供給效率,優化流通供給環境,強化流通供給保障來推動山東消費的全面升級和全省新舊動能轉換。
據山東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山東全省消費品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高于去年同期0.5個百分點。(完)
?
?
相關鏈接:
商務部:下半年有信心實現外貿進出口回穩向好目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