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怎么過?寶貴的幾十天里,有人選擇充電加油、“彎道超車”,有人選擇出門旅行、開闊視野,有人選擇放松身心、享受童年……無論哪種方式,只要合理規劃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孩子們都能擁有自己獨特的收獲。
值得提醒的是,暑假存在有其必要價值,不應該成為變相的“第三學期”。我們倡導孩子們玩得開心、學得充實,在暑假發現自己、激發潛能,為自己的人生加油。
盡情玩:玩好才能學好
“爺爺,我想要一個小老鼠!”7月15日,北京蟹島度假村的“卡酷大玩家暑期狂歡節”上,5歲男孩浩浩兩眼放光。只見糖畫藝術大師李廣輝以糖稀為墨,以銅勺為筆,凝神運腕,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抖、提、頓、放、收,隨著縷縷糖絲流下,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老鼠出現在眼前。
暑假,狂歡節儼然成了童話世界和歡樂的海洋。就拿老北京天橋絕活展區來說,手工草編、料器、雕漆、剪紙應有盡有,民間藝術大師們的精湛技藝,讓這些生活在網絡時代的孩子驚嘆不已。
“咱們小時候的《葫蘆兄弟》動畫片,原來是這樣創作出來的!”動漫懷舊區,“80后”柳湘十分感慨,工作人員向她介紹,《葫蘆兄弟》是剪紙片,剪紙葫蘆娃的關節處都能活動,跟皮影戲一個道理。三毛流浪記、大鬧天宮、黑貓警長、天書奇談……100年來中國動漫的發展歷程在眼前徐徐展開,很多創作手稿是首次公開展示。“看了這個展覽,不僅讓人懷舊,更知道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動漫往事。”不少觀眾駐足觀看,久久不愿離去。
創新與傳承、文化與藝術、歡樂與運動、“盡情玩”和“受教育”……在這場狂歡節中融為一體。半球狀的流動天文館,循環播放著球幕科普電影;專業級卡丁車賽場,閃過一道道風馳電掣的身影;童話劇舞臺上,睡美人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清涼水世界里,游泳戲水成了孩子們的最愛……“我最開心的是見到了卡通人物阿貍、蘿卜阿波和豬豬俠。”8歲的雨婷告訴記者,期末剛剛結束,爸爸媽媽就帶自己來這里放松,“實在是太開心了!”
“‘卡酷大玩家暑期狂歡節’個性突出,全面融合獨具特色的北京元素,為大人和孩子打造了一個一站式的狂歡暑期。”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長關宇表示,狂歡節根植于老北京優秀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形式跨界多元且富有創意,兼具傳播意義和實施價值。
【點評】:正如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暑假期間讓孩子玩好,意義十分重大。對孩子特別是低齡孩子而言,玩就是學,學就是玩,“會玩”的孩子才更“會學”。比如,在豐富多彩的競技項目中鍛煉心智,在自由自在的快樂玩耍中享受童年,在文化和藝術的熏陶中尋找人生方向……期待讓孩子們盡情撒歡的地方越來越多,期待這個暑假,越來越多的孩子收獲玩的快樂。
去旅行:豐富人生閱歷
“我在長白山觀察了植物變化,發現海拔越高,植物越少。在天池邊,我看到很多黃色痕跡,老師一講才知道,原來這就是當初火山噴發時的硫磺!”說起畢業自主研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畢業班的高孟琦頭頭是道。
暑假之初,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就為六年級畢業生安排了自主研學,地點是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
為期一周的活動中,孩子們來到長白山自然博物館,學習了當地的植被、動物特性;通過講解,了解了火山爆發的成因、過程和影響;跟隨專家走進大森林、火山泥石流碎屑堆積地,進行了樣本采集和調查……最后,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了《森林植被調查報告》。
“活動中,孩子們離開家長,跟小伙伴們組成團隊,一起吃住、一起學習、一起實踐、一起經歷……他們不僅增長了科學探索的方法,體會到科學研究的樂趣,而且在生活、自主管理、團隊精神方面帶來全身心收獲,為即將升入初中奠定了更好的成長基礎。”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大隊輔導員王樂說。
外出旅行,開闊眼界,是暑假期間的上佳選擇。去年底,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明確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這意味著,研學旅行從“選修課”變成了“必修課”,被賦予新的重要地位。
這個暑假,研學旅行在各地開展得如火如荼。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來自70所小學四、五年級的近2萬名學生走進青島市博物館、民俗博物館、中共青島黨史紀念館等7所博物館,豐富知識閱歷,增強社會責任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40余名中小學生踏上了“北京研學之旅”,他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在科技館觸摸了最新科技,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感受了最高學府的人文魅力……
“學習不只是學課本,更需要真實體驗。研學旅行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難忘的人生經歷。”旅行歸來,一位中學生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感悟。
【點評】: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高度和廣度,對成長中的孩子尤為如此。當前,受家庭經濟狀況所限,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外出旅行,這種情況下,由教育部門和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顯得十分可貴。研學旅行不僅有利于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更有利于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忙充電:期待“彎道超車”
“暑假里,我是一名‘翡翠綠絲帶活動’志愿者,致力于防治乙肝傳播、消除乙肝歧視。”北京市第十七中學高二(8)班學生崔雨欣告訴記者,我國乙肝發病率高,自己就是要通過公益活動做好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遠離乙肝。
北京大學斯坦福中心的教室中,老師在臺上講,崔雨欣在臺下認真記,“乙肝病毒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如今,這場公益活動已從兩年前的15個團隊,發展成今年的22個團隊、覆蓋全國17個省及地區。
“這不僅是一次服務社會的志愿活動,對學生們來說,更是一次對自己的挑戰。比如,如何達到良好宣傳效果,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潛力被迅速發掘出來。”北京市第十七中學團委負責人黃達介紹,高二(8)班學生已經參加了兩期活動。
做公益,是在承擔起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也是用另一種方式給自己充電。這個暑假,選擇補課學習、比學趕超的學生也不少,“現在充足電,爭取下學期取得好成績!”日前,記者走訪多家培訓機構,發現暑期“報班”十分火爆。
“籃球4500元、薩克斯2500元、書法1600元、英語2000元、游泳800元,這是我今天一天繳的費用。”山東省濟南市一家培訓機構門前,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王女士告訴記者,暑假里,孩子全天的日程都被排滿了,還得有一個專人負責往返接送。
記者看到,不少培訓機構前臺擠滿了人,各種精品提高班、VIP班、培優班、銜接班五花八門。“我家孩子馬上初三了,不能放松。她小學就開始上奧數班了,數學成績一直很好。語文底子比較弱,每次考試都拖后腿,暑假想把短板補一下。”陳先生表示,自己給孩子報了VIP班,這樣老師會更有針對性,學習效率也會更高。
【點評】:暑期培訓班的火爆,反映出市場需求。學習吃力的,期待“笨鳥先飛”;學有不足的,期待查漏補缺;尚有余力的,期待“先人一步”;對特長才藝有要求的,期待趁暑假時間相對“囫圇”,加緊學習……升學壓力當前,這樣的安排可以理解,但也希望廣大家長注意,正在實施的“新高考”越來越強調學生綜合素質,換種方式提升孩子能力未嘗不可,比如參加社會活動、做些公益,可能反倒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
?
相關鏈接:
網絡課程在暑假掀起開班熱潮 看清“三大陷阱” 理性選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