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 發布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誤會。隨后立即轉發更正消息,并對網友表示,“確實是我做錯了,請一定批評指正!”(7月31日 澎湃新聞)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給也打開了政務服務工作的新局面,政府部門越來越多地“開拓”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拓寬信息交流渠道,利用網絡做好政務服務及宣傳引導工作。各部門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壯大,官方賬號雖然是個人管理,代表的卻是政府部門的權威,官方賬號的一言一行引導著廣大網民,也接受廣大網民的監督指正,因此,作為官方微博的小編千萬不能被主觀思想影響,要時刻立足事實真相發表言論。
此次南京市公安局的官方微博由于個人的疏忽,一條不實信息的轉發引起了不必要的誤會,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網民對個人信息泄漏的擔憂和恐慌,作為官微來說,確有失職之嫌。不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雖然因為工作人員的失誤給南京市公安局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編轉發此條微博的初衷也是提醒網友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市公安局在發現此條微博系謠傳后,立即采取應對措施,更換小編,發表辟謠聲明向網友澄清并公開道歉,處置迅速,態度誠懇。因此,此番官微“馬失前蹄”并非罪不可赦,網友不必過于苛責,畢竟“聞錯立改”的態度彰顯了政府敢于承認錯誤的擔當和責任,也側面反映出政府公信力在不斷提升。
官微失誤的背后折射出的互聯網發展亂象,這值得讓我們警鐘長鳴。網絡傳播的迅速給信息的甄別帶來了很大困難,官方小編都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牽著鼻子走”而栽了大跟頭,更遑論網民群體。因此,政府不僅應該加強對自身官方公眾號的管理,更應該加大網絡環境的監管力度。實名制也好,賬號注冊限制也好,控制“僵尸粉”、“水軍”的泛濫,加大對網絡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增加違法成本,有效凈化網絡環境。
維護好網絡環境,作為網絡世界重要組成部分的平臺公司和網民不能置身事外。平臺方要用好后臺做好信息篩選,對明顯的不實、不良、不健康的信息進行攔截清理。網民則要提高甄別信息的能力,加強自律意識,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對發現的不良信息積極舉報、投訴,做到網絡安全建設人人參與,網絡安全環境共建共享。(石宇軒)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