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元一份還“包郵”,可回訪可刻章……記者調查發現,正值暑期高校學生實習高峰期,一些網絡平臺上有人售賣虛假實習證明,價格從20元到200元不等,有的甚至還可以“私人訂制”。(中新網 8月1日)
從象牙塔走入社會,如果從第一份工作才開始啟動歷練,那么給學生自身留出的成長和選擇空間就會非常局促,不僅工作上不能得心應手,也無法在用人單位面前獲得充足的需求感,因此,最好的過渡方式便是通過走入公司及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高校實習如此重要,為什么還會出現“實習難”和“實習造假”等諸多問題呢?
出現大學生“實習難”存在的原因,要從主觀和客觀上進行分析。一方面出于學生自身,如果是受考研等一些學習計劃影響,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經歷去參與實習情有可原,但還有一大批學生存在一種惰性心理,認為實習對于今后的學習發展沒有幫助,因此放棄了寶貴的實習時間。另一方面,從實習單位角度出發,很多企業過于注重效率,常常把實習生當做廉價勞動力,認為對實習生進行短暫培養浪費了企業資源,近而不愿接納實習生。多數高校是將實習經歷算入學分,與能否順利畢業掛鉤,加之這種“實習難”的種種問題,實則是令高校實習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催生了“實習造假”的行業產生。
高校設置寒暑期實習環節出于善意,期望每位學生能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消化吸收應用于實踐工作。從高校實習經歷造假行業如今異?;鸨那闆r看,不難發現學業造假依然大有市場需求。我們還應反思,大學生雖然深處“嚴進寬出”的教學環境,是否意味著應該放松自身的學習和素質培養?對于這一種“半自發性”和“半強制性”的學習實踐行為,學校應該給予什么態度?是否應該劃分不同群體,為需要的學生安排一些與專業對口、針對性強的專業性實習,為因考研等原因暫不需要實習的學生留出時間?
“私人訂制”也許只能虛構學生在寒暑假某一個階段的生活學習經歷,但無法訂制人的一生。對于高校實習暴露出的諸多問題,不僅需要鼓勵學生加強自身學習主動性,還需要就業指導部門不斷完善機制,出臺相應的實習保障措施,對學生們多一點講解、多一次機會、多一份關心。目的在于讓更多學子在大學中不止收獲到文憑,還能實現“質”的飛躍。(劉曉寧)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