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府:深化“放管服” 激活市場新動力
一組數據見證了首府市場主體的變遷與發展:
2012年,全市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9899戶、私營企業3827戶,各類市場主體總量達到了15.9萬戶……
截至今年6月,全市市場主體總量達到244021戶,注冊資本(金)66019021.17萬元,與去年同比分別增長10.59%和44.78%。市場主體數量節節攀升,投資創業活力得到充分涌現,市場主體、人民群眾對商事制度改革給予積極評價。
商事制度改革事關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事關激發市場活力和解放發展社會生產力,事關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是推進“放、管、服”綜合改革的先手棋、當頭炮。近幾年來,我市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市場準入更加寬松便捷。
走訪企業,了解企業需求
2014年以來,市工商局積極落實自治區工商局相關部署,先后啟動實施了取消注冊資本最低限制、簡易注銷、五證合一、先照后證、雙告知、多證合一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最大限度地為投資主體松綁,有力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增市場主體中第三產業占92%,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導,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產業格局。
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大大為企業松綁。公司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事項,在進行公司登記時也無需提交驗資報告;取消了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制,除國務院規定的27類公司外,登記時由公司股東(發起人)在章程中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并在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公示即可。企業再不用為沒有創業資金發愁,1元錢辦公司已成為現實,市場主體數量節節攀升,投資創業活力得到充分涌現。
今年1至6月份,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3413戶,注冊資本(金)801189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8.07%和 186.77%。2013年以來,市工商局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先后多次削減行政審批事項,已將159項前置審批項目改為后置,行政審批及備案事項較以前大幅消減,做到了該減的一律精簡,能放的一律下放。同時,市工商局還率先開展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今年3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呼和浩特商標受理窗口在呼和浩特市政府政務中心掛牌成立,并全面啟動運行。
商事制度改革后,我市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地發展,平均每天要誕生135戶市場主體,存活率達到83.5%,高于全國70%的平均水平。在“放”的同時,市工商局在“嚴管”上做文章,切實加強對小微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實現“放而不亂”,促進企業誠信經營,讓其走得更好、更遠。
全面推行企業年檢改年報制度。我市2013、2014、2015年度市場主體綜合年報率分別為97.54%、97.61%和95.66%,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年報率指標均居全區第一。
檢查市場
積極推行“雙隨機”抽查工作機制。市工商局2016年就牽頭全面開展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了“市本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執法人員庫”“市場主體名錄庫”。今年4月,市政府正式出臺了推進 “雙隨機一公開” 工作實施細則,并專門召開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推進會,積極構建跨部門信用約束和聯合懲戒機制;建立了全市部門協同監管統一平臺,并正式上線運行;出臺了《呼和浩特市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暫行辦法》,“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聯動懲戒機制在全市范圍內初步形成。
此外,市工商局還牽頭開展了無照無證經營綜合治理,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切實履行市場監管職責,進一步提高監管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市工商局不斷完善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級執法辦案工作機制,提高執法辦案工作的統一性、權威性和有效性;依法開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標假冒侵權、虛假違法廣告、違規網絡交易等市場監管執法專項行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16年,市工商局獲得自治區工商系統七項專項整治行動六個第一、一個第二的好成績。
2015年以來, 在“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基礎上全面推行 “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2015年6月24日,我市頒發了首批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 “三照合一、一照一碼” 營業執照,這在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尚屬首家。2016年6月8日,在賽罕區市民服務中心頒發了全自治區第一張“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標志著“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在全市展開。
服務小微企業,免費發放營業執照框
同時,積極推進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兩證整合”改革,于2016年11月18日頒發了全區首張“兩證整合”營業執照。截至目前,已發放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營業執照41254張,進一步提升政府部門對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的公共服務水平和行政效能。
今年,我市作為全區“多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工作試點地區,于5月5日召開了全市50多個單位參加的“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工作推進會,確定新城區政府和土左旗政府為此項工作的試點單位。市工商局作為此項工作的牽頭單位,積極主動部署落實。5月24日,在新城區工商分局辦證大廳,頒發了全自治區第一張“多證合一”營業執照,標志著“多證合一”工作正式展開。
近年來,市工商局切實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對小微企業開展主動服務、精準服務,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實施商標發展戰略。商標品牌戰略納入了呼和浩特市“十三五”總體規劃,馳(著)名、知名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創建納入財政預算,指導幫助企業商標培育,及時解決小微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市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商標專用權質押、股權質押、動產抵押登記,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目前,全市商標注冊量突破2萬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7件,商標戰略的各項指標均位居自治區第一。
建設小微企業名錄。在內蒙古國家大學生創業園區搭建了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了小微企業名錄,實現了扶持政策集中公示、申請扶持導航、企業扶持信息公示、小微企業查詢等功能;同時開通了“二維碼一次告知”平臺,為小微企業辦理業務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務。目前,我市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有近20.42萬戶,占市場主體總量的94%。
提高總部經濟服務效率。加強政策引導,落實各類扶持獎勵政策,完善配套服務,積極引進域外總部企業,大力培育本土總部企業。同時,積極推進央企及外埠企業分支機構變更為獨立法人,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實現財稅收入增加,發展成果共享。
扎實推進小微企業黨建工作,為其注入新活力。據統計,近兩年,市工商局通過發展非公黨建工作共發現隱形黨員4136名、轉接非公企業員工黨組織關系76人,全市“小個專”組織覆蓋率呈幾何倍數增長,黨組織從不足百個達到2017年的610個,黨員達到8388名。
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在服務企業發展上,市工商局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全力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實現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有機結合,實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運行。同時,加強服務窗口的建設和管理,深入開展了“第三屆窗口文明杯規范化服務”競賽活動和“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行動,推進窗口作風轉變,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層次,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有效率。
(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祁曉燕 通訊員 李健 文/圖)
?
?
?
?
相關鏈接:
攜手推進城市更新 海口市與國開行簽署合作備忘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