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玉泉區西地村是呼和浩特市125個少數民族聚居村中的一個。從2006年開始,市財政局、市民委連續多年下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00余萬元,對該村進行了多方面扶持:為西地村實施了低壓節水灌溉工程和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育苗溫室,加裝了廣場周圍的欄桿,硬化了小街巷,實施了自來水工程,并于2010年實現了水泥路進村,還安裝了路燈,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如今的西地村從當初小黑河鎮最落后、最貧窮的村子躍升為玉泉區最有活力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不僅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農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守望相助70載 亮麗北疆內蒙古|奏響民族團結和諧樂章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7-08-03 12:16

    ????玉泉區西地村是呼和浩特市125個少數民族聚居村中的一個。從2006年開始,市財政局、市民委連續多年下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00余萬元,對該村進行了多方面扶持:為西地村實施了低壓節水灌溉工程和道路基礎設施建設,興建了育苗溫室,加裝了廣場周圍的欄桿,硬化了小街巷,實施了自來水工程,并于2010年實現了水泥路進村,還安裝了路燈,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出行難問題。如今的西地村從當初小黑河鎮最落后、最貧窮的村子躍升為玉泉區最有活力的新農村建設試點村,不僅大大提高和改善了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農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近年來,全市各級、各部門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先后建成了以紅色革命為主題的土左旗塔布賽村,以高山草原為特色的新城區面鋪窯村,以召廟文化為特色的回民區東西烏素圖村,以觀光旅游為特色的玉泉區西地村,以休閑采摘為特色的土左旗溝子板村、楊家堡村等有特色、成規模、起示范帶動作用的少數民族發展示范村。今年3月,回民區西烏素圖村、玉泉區西地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進一步提升了呼和浩特市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品質和知名度,更好地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發揮了示范和輻射作用。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認真落實民族貿易、民族用品國家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實現民族貿易、民族用品企業貸款634億元,貼息5.2億元。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關群眾福祉和社會和諧穩定。在發展民族教育事業方面,呼和浩特市堅持“優先、重點”的指導思想,以辦好民族學校為重點,全方位、多層次地推動民族教育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民族中小學、幼兒園38所,分布在市區的學校20所、旗縣區18所,在校生4.4萬余人,少數民族在校生占學生總數的34%。蒙古語授課學校6所,蒙古語授課學生4688人,加授蒙古語學校23所,蒙古語授課學生8677人,少數民族家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民族學校通過“校安工程”,新建、改擴建和加固的學校建筑面積達24.93萬平方米。

    2012年開始,市財政設立每年不少于200余萬元的民族教育專項資金,并隨財政收入提高相應增加,各旗縣區每年也安排相應的專項民族教育經費,盡力支持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在呼和浩特市寄宿制民族學校少數民族學生全部享受助學金,優先為蒙古語授課高中階段學生免除學費。出臺學前教育免保教費政策,具有本市戶籍的蒙古語授課學前教育的幼兒,每生每年補助2400元。為進一步優化民族教育資源,呼和浩特市在市區將建設蒙古語授課“三片兩區”的發展規劃格局,新建、在建、擴建7所蒙古語授課和加授蒙古語授課民族中小學、幼兒園。

    ????在發展民族醫藥衛生事業方面,截至2016年,全市5個旗縣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農業人口近百萬人,參合農民80余萬人,參合率達98%以上,少數民族人口參合率達100%。全市少數民族聚居村95%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衛生點。對蒙中醫藥等醫療衛生事業給予政策傾斜,降低蒙中醫醫療機構住院起付標準,擴大蒙中醫用藥范圍,將符合條件的蒙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通過建設內蒙古國際蒙醫院、呼和浩特市蒙中醫院、旗縣中蒙醫醫院等項目,在保護、傳承、發展了民族醫藥文化的同時,為全市各族人民就醫提供又一項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大力開展城市民族工作,推動少數民族特色社區“民族之家”建設,建成了賽罕區興康社區、回民區友誼巷社區、玉泉區清泉街社區等16個服務功能齊全、地區特點明顯的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區,在這里大家互相學習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民族基本知識和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同時,也為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創業就業、子女就學、法律援助、特困救助等方面提供均等化服務。通過開展少數民族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教育,舉辦少數民族婦女月嫂技能培訓班,積極引導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有序融入城市、扎根城市,切實為少數民族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有著濃郁的民族文化氛圍。在城市建設中,呼和浩特市堅持保護和發展并重的原則,對大召、席力圖召、五塔寺、觀音寺、乃莫齊召、財神廟、將軍衙署、昭君墓、公主府等文化古跡進行了修繕、復原和擴建,先后打造出成吉思汗大街、伊斯蘭建筑特色景觀街、蒙滿、蒙元文化景觀街等集“蒙、漢、回、滿、藏、歐”多元文化特色的景觀街,展示了草原都市的獨特魅力。目前,呼和浩特市已擁有規模、大小、級別、設施、權屬不同的體育活動場所200余處,僅面向各族群眾建成的大中小型室內外體育活動場所就達10余處,投入資金幾億元。

    ????在少數民族文藝創作方面,呼和浩特市于2013年3月成立了呼和浩特市民族演藝集團,創作和積累了一大批舞臺表演精品劇(節)目。晉劇《嘎達梅林》《滿都海》《巡城記》,二人臺《洪湖赤衛隊》《也蘭公主》《花落花開》,歌舞劇《塞上昭君》《香溪情》《馬可·波羅傳奇》等經典作品,不僅榮獲“梅花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最高獎,同時,在國內外演出市場爭得了一席之地。

    ????通過多年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呼和浩特市第一個成為五個自治區首府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城市”榮譽稱號的城市,并建有回民區1個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烏蘭夫紀念館、昭君博物院2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玉泉區清泉街社區等8個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呼和浩特市民族實驗學校等50個市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同時,呼和浩特市有78個模范集體和124名模范個人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表彰,11個模范集體和14名模范個人受到國務院表彰,涌現出了一大批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個人。通過發揮模范個人的典型示范和榜樣帶動作用,模范集體的團結凝聚和穩定保障作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首府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大好局面,促進和諧首府的全面發展。

    (記者 劉沙沙)

    ?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 [作者:戈鳴瑞]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