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響應”和夯實基層工作結合
改革讓“12345”成百姓的“順風耳”“千里眼”
有了網格員的加入,社區里石凳破損、電線掉落、垃圾沒有及時清理,居民生活身邊小事都逃不過網格員的眼睛。“新研發的‘打點定位’技術,提升整個指揮平臺的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了各部門聯動速度和處理效率,夯實了基層工作的準確性和科技含量。發現問題后,網格員可通過社服通和12345APP第一時間把職能部門呼叫到。”市信息中心副主任馮軍說。7月29日晚,海墾街道濱濂北社區的網格員柯維宏在社區“12345+網格化”聯勤聯動群里推送出一條“扎眼”信息——普庵里電房發生爆炸,請工作人員到現場處理。由于信息及時定位準確,不到1分鐘,電力部門就立即響應。“此次突發事件能迅速得到處理,是我們狠抓‘12345+網格化’改革機制落實,加緊加快基層行政組織建設的成果。”龍華區副區長郭剛說。
市委市政府“12345+網格化”的改革,是熱線平臺真正“熱”的重要原因之一。“改”,是在網格不變、人員不變、優先聯動的前提下,由熱線平臺統一調度轄區內的社區網格員、應急處置隊伍與12345熱線成員單位協同聯動處置市民訴求。網格員負責發現、響應、核實,并根據12345熱線平臺的統一調度,貫徹執行“30分鐘響應處置機制”,并核查熱線辦件情況,更快速,更高效率的解決群眾需求。“網格員可充分發揮自身對網格劃定區域熟悉情況的優勢,主動靠前發現、掌握轄區內涉及百姓生產和生活的各種訴求,能解決的及時解決,需協調解決的及時上報聯動中心調度處置,使基層問題早發現、早處置、早解決。”市政務中心副主任吳秋云說。海南省血液中心海口市明珠廣場愛心獻血屋旁的遮陽棚要拆時,便有志愿者在7月6日撥通海口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反映情況。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緊跟督辦,熱線積極協調,愛心獻血屋旁的遮陽棚將被“保留”并擴建,得到了市民的高度肯定。“這才像個健康城市。”打電話的趙老師對記者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