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表:蔡華偉
自2014年起,我國正式啟動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首批經過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今年畢業。作為培養“同質化醫生”的重大醫學教育改革,該項制度給我國醫學人才培養帶來哪些變化?這一國際通行的做法是否會遭遇?“水土不服”?從今天起,我們推出“住院醫師成長追蹤”專題報道,以期引起社會的關注,推動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日益完善。
——編?者?
有沒有學到真功夫?
經歷醫學院校教育的畢業生只是醫生的“半成品”,醫學生要成為住院醫師,畢業后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規范化培訓
周彬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2015級在讀研究生,目前在中日醫院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他的帶教老師是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曹彬。不久前,周彬接診了一位患者,初診為肺結核。但經過一周左右治療,患者仍高熱不退。科里組織病例討論,意見集中在肺特殊病原體感染、肺泡癌等。討論結束后,周彬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向曹彬談了他傾向是免疫病的原因。曹彬晚上查閱文獻后,在微信群里討論患者病情,佐證了他的觀點,并請相關科室會診,最后確診為免疫病,使用激素后病情明顯緩解。
從一名只會聽從指揮、無法獨立值班的醫學實習生,到一名能夠獨立值一線夜班的醫生,從單純執行者到臨床診斷參與者和決策者,周彬實現了從醫學生到醫生的蛻變。
王莉芳是北大醫學部2006級臨床醫學內科博士,讀完8年博士,2014年入職中日醫院參加住院醫師培訓,最初連氣道膠布都貼不熟練,到了第二年就能獨立插管了,科里最復雜的肺移植手術,她都能上手。經過3年麻醉學住培,她不只在臨床技能上有收獲,還發表了8篇麻醉學專業的論文,榮獲2016年英文麻醉病例全國總決賽冠軍。
2014年,我國正式啟動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首批招收的本科學歷住院醫師今年畢業。住培制度實施3年來,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體、“3+2”(3年臨床醫學專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據統計,培訓在全國31個省份全面推開,累計培養住院醫師29萬人。截至2016年底,全科醫生年招收規模突破1萬人,較制度實施前增長2倍,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20.9萬人。
經歷醫學院校教育的畢業生只是醫生的“半成品”,確保合格醫學人才走向臨床崗位才是關鍵。醫學生要成為住院醫師,畢業后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規范化培訓。培訓結束并通過過程考核和結業考核者,才可獲得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
7月8日,范桄溥進入考場參加乳腺外科考試,這是他的第十科出科考試。他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外科2012級博士生,2015年入職北大人民醫院參加住培。考官給出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鉬靶檢查圖像,要求進行影像結果描述,并作出診斷。
考試結束后,范桄溥和乳腺外科的帶教老師討論,他把答案復述一遍,帶教老師肯定了他的答案,然后問:“乳腺影像報告與數據系統分級寫了嗎?”
范桄溥一拍腦門:“哎呀,忘記了。”
老師提醒說:“在閱片的時候,要定位成影像科大夫和外科大夫的綜合體,要知道外科大夫的關注點,也要了解影像科大夫的工作方式,這樣做出的答案才是完整的。”
范桄溥本、碩、博連讀11年,住培依然需要3年,10多個輪轉科室出科考試,一科都不能落。出科考是培訓基地的考試。全部通過基地的考試之后,還得參加國家統一考試。范桄溥說,合格證書不是混出來的,真本事是煉出來干出來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臨床執業醫師考試中,住培人員考試通過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
能不能享受同等待遇?
住培醫師是醫生不是學生,屬于在職培訓,理應獲得相對體面的收入。要把規培生當學員,而不是免費勞動力
“我是住院醫,節日就是我值班的日子,我只有寫病歷換藥。”“女朋友嫌棄我沒錢沒前途,要和我分手了。”類似的抱怨,在網上隨處可見。
“不規范化培訓,中國醫學界就沒有希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認為,住培醫師是醫生不是學生,屬于在職培訓,理應擁有較體面的收入。在他看來,這是最應當花的“功德錢”。要照顧好參加培訓的年輕人,不讓他們在經濟上“連找對象都捉襟見肘”。給醫務人員過低工資,不僅是不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更是不尊重病人;不尊重醫務人員勞動,就無法吸引優秀的人當醫生。
2015年12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院醫生鄭崢來到中日醫院參加住培。他接觸到一位27歲的病人,站起來是休克血壓,高壓80低壓40,而躺下后高壓升到180,這是一種原發性體位性低血壓。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例讓他印象深刻,不只是學習的收獲,參加住培的鄭崢除了當地醫院的基本收入外,加上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年3萬元的補助,收入要比當地同事還高些。
“要把規培生當學員,不是免費勞動力!”?中日醫院副院長姚樹坤說,實施同等條件同等待遇,獎金基本工資嚴格實行同工同酬。本院住院醫師的待遇由醫院承擔。社會招收培訓對象和單位委派培訓對象的績效工資,均按照本院住院醫師的標準統一發放。
中日醫院教育處副處長王君告訴記者,住院醫師每月的績效獎金,由其輪轉的科室,依據月考核量化評分進行二次分配。中日醫院住培年平均績效獎金為6.48萬元,醫院每年為每名住院醫師平均自籌績效工資3.27萬元,基本實現同工同酬。
學員待遇是住培制度最受爭議之處。對于住培人員在住培期間的待遇,國家有明確規定,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培訓基地、派出基地共同出資解決。中國醫師協會今年年初對全國559家住培基地的專項監測顯示,有部分培訓基地對住培人員的補助仍然偏低,部分培訓基地沒有實現同工同酬,部分基地對社會學員補助仍然較低。
近年來,中央、地方多途徑增加對醫學教育投入,累計投入136億元支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30個省份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給予財政投入,10多個省份提高了本省醫學類專業生均撥款標準,醫學教育投入不足的問題正在逐步緩解。
帶教老師愿意教嗎?
學生主動學,老師就會更用心教。盡管教學費比較低,但帶教老師出于責任心,還是肯付出心血
從去年起,北大醫學部8年制學生張琪在北大人民醫院婦產科參加住培。第一次夜班,她就遇到一例子宮內翻的病例,這是一種分娩期少見而嚴重的并發癥,如果不及時處理,往往會因休克、出血導致產婦死亡。讓張琪感到幸運的是,這是全院歷史上的第二例,產婦最終搶救成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趙彥告訴張琪,這是一例罕見病例,要注意留下影像,寫成個案。趙彥說,不少住培學員連手術刀都不會拿,必須從零開始。要讓老師愿意教,必須自己主動學;只要學生主動學,老師就會更用心教。
“部分學生基礎較差,臨床操作動手機會少。”北大人民醫院外科住培基地主任醫師朱鳳雪感到無奈,只能從最基本的操作教起,為本科教育臨床實習補課。
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遲騁忙得連見家人的機會都沒有,父親還專門掛了他的號,目的是讓他休息一會兒。作為住培帶教老師,他總想為學員開小灶,但急診搶救的信息量大,像腦梗救治的7條信息,很多學員一次記不住。每次搶救結束后,他就會反復提醒學員,在急救中學習急救,在臨床實踐中提升能力。
在病人面前,中日醫院心內科醫生李菁特別注意保持住培學員的權威感,讓管病人的住院醫師贏得病人信任。她還把住院醫編成組,協助其他醫生管病人,培養年輕人對臨床工作的興趣。
中日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黃振國認為,帶教工作不像臨床工作,無法進行績效管理、量化考核,單獨教學補貼很難調動其積極性。從醫學生到醫生,這是每名醫生成長的必經之路。盡管教學費比較低,帶教老師出于責任心,還是愿意付出心血的。他建議設立專項制度讓帶教老師的辛勤付出得到更多回報。
北大醫院副院長李海潮認為,有了合格的教師和合理的制度,才能培養出優秀醫生。在北大醫院有兩個重要的教學制度:一是在專科基地實施項目化管理,將教學活動和要求落在實處;二是推行教學績效管理制度,不同的培訓專科根據教學對象和任務執行不同的績效標準。教學任務最繁重的科室一年為每人120學時,最少的不到50學時。這個目標必須完成,否則會影響個人的教學評價和職稱晉升。
北大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建六說,住培需要全員參與教學的濃厚氛圍,需要成熟完整的教學體系、管理制度、激勵機制作為支撐。醫院通過提高教學經費、將教學工作納入科室績效并與人員職稱晉升掛鉤等方式,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學激勵機制。
?
?
相關鏈接:
@高考生 海南省2017年農村定向免培醫學生第一志愿投檔線出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